大豆脂肪蛋白含量与生态因子关系双重筛选的逐步回归研究 2001-2002 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 5 个试点,以豫豆 25号为材料分 13期播种,将 109 个大豆样本的因变量脂肪、蛋白质含量与自变量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等 37 个生态因 子进行了双重筛选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10个生态因子与大豆脂肪、蛋白含量密切 相关。明确了脂肪和蛋白的形成在鼓粒成熟期和幼苗期都需要较高的均温。 脂肪和蛋白含量 与鼓粒成熟期均温呈曲线关系, 总的趋势二者都需要较高的均温, 受均温影响脂肪、 蛋白的 变异幅度分别为 0.69%、3.55%,蛋白质含量对于鼓粒成熟均温的变化反应比脂肪更敏感。 幼苗期均温对于脂肪、 蛋白影响呈曲线关系, 较高均温有利于二者含量提高。 15.90-30.31 ℃ 的均温范围内,脂肪、蛋白含量的变异幅度分别为 0.24%、1.45%。其余 8 个生态因子对于 脂肪和蛋白含
以北京园林常用绿化树种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世纪坛广场绿地国槐的净光合速率(Pn)以及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行观测.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Pn与气孔导度(Gs)、胞间CO2摩尔分数(xi(CO2))、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摩尔分数(xa(CO2))、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θa)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9月份Pn日变化均呈现典型的"双峰",峰值出现在10:00—12:00,14:00—16:00,且在12:00左右均出现了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Gs、PAR与Pn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8、9月份对Pn直接作用最大的因子分别为RH、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