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水利部印发《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河流生态修复指导意见》的通知,用于科学合理确定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河流生态修复目标,指导生态修复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意见》指出,河流生态修复应遵循"尊重自然,保护优先"和"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河流生态修复项目应充分调查因农村水电开发导致的减脱水河段生态变化状况,科学确定河道生态流量及下泄措施,为河流生态功能自然修复创造条件。对于农村水电站在保障河道生态流量下泄后,
裸露岩石边坡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裸露的岩石边坡一般是在人类活动 (如工程开发建设) 或者自然灾害 (如滑坡、 崩岗等) 过程中对自然山体的破坏而形成的。 按形成的因素不同, 一般具体表现为采石(矿) 场的开 采坑口、关停坑口、废气坑口、遗留边坡和公路、铁路等开采缺口 [1] 。裸露的岩石边坡具 有以下特点 [2] :一是边坡表面土壤、水分以及有机质缺乏,水土流失程度严重,自然条件 下植被极难恢复; 二是治理难度大, 治理措施的技术含量高, 治理投入大; 三是大面积裸露 山体将影响局部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影响区域植被间的信息以及能量等流通。 这些裸露边 坡暴露于自然界,长期受到自然因素(如雨水、日照、气温、风力等)的反复作用,从而使 边坡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 容易造成和加剧边坡的水毁病害。 因此裸露岩石边坡的 治理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传统的边坡防护措施 (如喷锚、浆砌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