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与水泥品质的关系 在传统上, 混凝土是按强度进行设计, 对混凝土的质量的最终标准主要是强度。 因此混 凝土生产者对水泥品质的要求也是强调强度; 强度越高的水泥被认为质量也越高。 如此的发 展,造成近年来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差等等问题。 尤其是早期开裂的 现象日益普遍。 其原因很复杂。 涉及多方面, 包括建筑设计、 材料、管理。这些问题将另议。 单从水泥来说,水泥细度、矿物组成、以及碱含量的增加,热水泥的出厂,都加剧了事态 是原材料中影响混凝土质量主要原因。 20 年来,我国水泥标准进行了四次修订。第一次修订的标准于 1979 年 7 月开始实施, 第二次是 1992 年开始逐步实施,第三次是 1999年,即最近的一次是 2008 年开始实施。各 次修订的基本出发点都是 “与国际接轨 ”,促进我国水泥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修订水泥标准的人的出发点当然
水泥品质与混凝土质量的关系 在传统上,混凝土是按强度进行设计, 对混凝土的质量的最终 标准主要是强度。 因此混凝土生产者对水泥品质的要求也是强调强度; 强度越高的水泥被认为质量也 越高。如此的发展, 造成近年来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差等等 问题。尤其是早期开裂的现象日益普遍。其原因很复杂。涉及多方面,包括建筑设 计、材料、管理。这些问题将另议。单从水泥来说,水泥细度、矿物组成、以及碱 含量的增加, 热水泥的出厂, 都加剧了事态发展, 是原材料中影响混凝土质量主要 原因。 20年来,我国水泥标准进行了三次修订。第一次修订的标准于 1979 年 7 月开 始实施, 第二次是 1992 年开始逐步实施, 第三次, 即最近的一次是 1999 年开始实 施。各次修订的基本出发点都是 “与国际接轨 ”,促进我国水泥生产 工艺的改进和产 品质量的提高。修订水泥标准的人的出发点当然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