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人造石墨作为碳源,硼作为添加剂,NiMnCo合金作为触媒,在金刚石稳定区域内(5.4GPa,1550K)利用温度梯度法考察了析出的亚稳态再结晶石墨的形态变化情况。结果发现,高温高压下析出的亚稳态再结晶石墨的形态跟所用人造石墨碳源有明显不同,人造石墨主要以杂乱无规则的鳞片状形式存在,而析出的亚稳态再结晶石墨形态较为规则,而且随着添加剂硼的加入,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当体系中没有硼存在时,亚稳态再结晶石墨大部分具有规则的六角形状,而且呈现明显的片层状生长模式,晶体垂直立于触媒之中,{0001}面与腔体内的轴向温度梯度方向平行生长;当体系中有硼存在时,亚稳态再结晶石墨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呈半球或者圆片状,以螺旋式生长为主,{0001}面与腔体内的轴向温度梯度方向垂直。
共晶石墨 (A、D、E、B 型及珊瑚状石墨 )的形成 在共晶结晶阶段生长的片状石墨依分布及形态特点可分成 A、D、E、B 型石墨, 它们分别在不同化学成分及过冷条件下形成。 A型石墨是生长于早期形成的共晶晶粒内的片状石墨。 在过冷度不大、 成核能力 较强的熔液中生成。由于分枝不很发达,故石墨分布较为均匀。 A 型片状石墨是 非正常共晶反应条件下形成的,石墨片超前生长几乎像初生相。 D 型石墨又称过冷石墨, 大的过冷造成强烈的石墨分枝是生成这种石墨的主要原 因。石墨分散度大,比 A 型石墨更细更短。尺寸在 20%26mu;ml 以下,大部分 在 2~%26mu;gm 范围内。在奥氏体枝晶问呈无方向性分布。石墨端部曲率半 径小,近似尖形。根据共晶系的分类, D 型过冷石墨是在石墨与奥氏体高度共生 的正常共晶条件下形成的。 石墨与奥氏体以相同的生长速度同时伸入液体, 从而 限制了它的长大。石墨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