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型木构架古建筑的抗震构造研究 作者: 汪兴毅, 杨智良, WANG Xing-yi, YANG Zhi-liang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刊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2007,30(10)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8条) 1.刘敦桢 中国古代建筑史 1984 2.梁思成 图像中国建筑史 2001 3.李诫 营造法式 2006 4.郭黛妲 中国古代建筑史 2003 5.潘谷西 . 何建中 <营造法式>解读 2005 6.高大峰 . 赵鸿铁 .薛建阳 中国古代大木作结构抗震构造研究 [期刊论文]-世界地震工程 2004(01) 7.张鹏程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
木构架建筑概论 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 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中国建筑 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 个方面: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 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 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 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 又以其自身优美 、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 要装饰构件。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