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取决于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从商周 到秦汉,是以席地跪坐为中心的家具;从魏晋到隋唐,是席地坐与垂足坐并存交 替的家具;北宋以后,是以垂足坐为主家具。其总的趋势是矮型家具向高型家具 发展。 但真正将中国家具推向艺术顶峰的,还是精工细制的明式家具。优良的材 质,纯朴的纹理,舒适的造型,简洁的雕饰,这些都是其它时期的家具所无法比 拟的。而明式家具中夹杂着文人化的意趣,体现着古人求真崇朴的思想,这又是 前朝后代的家具所无法拥有的。 中国传统家具多以较名贵的优质木材做成,这些木材均有不同的色彩和纹 理,因此很少雕刻花纹,而且材质坚硬,木性稳定,能制出复杂的榫卯,以及刻 出各式各样的装饰线条和花纹。所用木材有: 紫檀木、花梨木、鸡翅木、铁梨木、 红木、楠木、乌木、椐木等。 清代家具有不同于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其总体尺寸要比明式家具宽大, 形成稳定、浑厚的气势。而样式
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尤其以建筑艺术为代表,传统中式建筑形态开始受到西方建筑形态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中国建筑师开始外出求学,西方传教士流入,产生了以教会大学为代表的大批中西合璧的中国近代实验性建筑。开始了对中国传统建筑形态的吸纳、转变和再创造。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他受聘于当时的南京政府并主持编制《首都计划》,同时担任“首都建设委员会”建设顾问并负责南京的城市规划。在中国,他分别主持设计了雅礼、清华等多所大学校园的设计工作,是当时中国“古典建筑复兴思潮”的代表人物。他在中国期间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近代传统建筑形态同当时西方先进材料工艺的碰撞和融合。本文主要以亨利·墨菲为研究对象.以中国近代为时代背景,将亨利·墨菲对中国近代建筑形态转变的影响加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