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绿道 1、高速 车道 (1.5-2m)中央隔离带:小乔木:侧柏、 海棠、苏铁 灌木:红继木、大叶黄杨 草本:麦冬、葱兰 高速两侧 乔木:香樟、广玉兰、夹竹桃 灌木:红继木、大叶黄杨 草本:麦冬、葱兰 2 国道 车道 中央隔离带:小乔木侧柏、海棠、苏铁 灌木:红继木、大叶黄杨 草本:麦冬、葱兰 国道两侧 乔木:香樟、广玉兰、桂花 灌木:大叶黄杨、红继木 草本:麦冬、葱兰、紫花酢酱草 3 县乡 车道 中央隔离带:小乔木:海棠、铁树、苏铁 灌木:红继木、红背桂花、 小叶女贞、大叶黄杨 草本:麦冬、葱兰、马尼拉、结缕草 两侧:乔木:香樟、广玉兰 灌木:红继木、大叶黄杨 草本:马尼拉 二河道 1、干流 :宽度: 30-50 植物配置;乔木:水杉、池杉、垂柳 灌木:红继木、大叶黄杨 草本:细叶结缕草、马尼拉 2、支流:宽度:乔木:水杉、池杉、垂柳 灌木:红继木、大叶黄杨 草本:细叶结缕草、马尼拉
以山西省典型公路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在路侧设置样带分梯度布设噪音测点,研究绿化带对交通噪音的衰减效应、绿化带的噪音衰减格局及绿化带特征因子与降噪效应的关系,并通过拟合回归模型,分析绿化带的降噪机理。结果表明,公路绿化带噪音衰减格局呈单调递减趋势,模型拟合不同水平梯度的噪音衰减效应,以三次多项式拟合度最高;绿化带10m内是最佳降噪范围,10~60m为有效降噪范围,60~80m是次级降噪范围,40~60m宽的绿化带可满足绿化带的降噪要求;合理栽植绿化树种,使其成林后郁闭度≥0.6,可使噪音值从路基处至80m处降低31.0~36.4dB,绿化带树木高大并且栽植乔灌草复层结构,会增大林带的降噪效应;绿化带降噪效应与绿化带宽度、郁闭度、100m绿化带胸高断面积等因子正相关,与疏透度负相关,因子的互作对降噪效应起综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