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抗震规范新变化(砼部分) 一、第 3 章新增 3.10 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内容, 3.10.3 明确给出了中震(即设防烈度) 计算的 αmax 值: 6度—— 0.12;7度( 0.10g)—— 0.23;7 度(0.15g)—— 0.34;8 度(0.20g)—— 0.45; 8度( 0.30g)—— 0.68。对于平时的设计工作来说,主要用于超限审查做的中震不屈服 或中震弹性设计,一般的结构计算也没必要做。 二、 4.1.6 条,将场地类别中的 I类细化为 I0和 I1两个亚类。修订原因是考虑到剪切波速为 500-800m/s 的场地还不是很坚硬,将此种场地定为 I1类,硬质岩石场地定为 I0类。相 应地,表 5.1.4-2 提供了这两种场地类别的特征周期值, 其中 I1类的特征周期值与 2001 规范中 I 类场地的周期值相同。 三、 5.1.4 条: 1. 增加了 6
抗震钢筋与普通钢筋的区别 带 e 钢筋这是新规范规定的抗震钢筋。带 E钢筋符号 HRB400E ,是指强度级别为 4 00MPa 且具有抗震性能的普通热轧带肋钢筋。 带 E钢筋的核心是钢筋超强比指标不能过大, 而强屈比和伸长率指标不能太小 带 E 规定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 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 HRB335E 、HRB400E 、HRB500E 、HRBF335E 、HRBF400E 或 HRBF500E 钢筋,其 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 ; (强屈比 )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0 ; (超强比 )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