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轨道交通 M8线复兴路站~淮海路站区间隧道的联络通道, 采用简易网格式机 头顶进施工取得成功。 文章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具体叙述, 总结出简易网格式机头顶进施工的 特点;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和改进技术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地铁联络通道简易网格式机头顶进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 M8线淮海路站~复兴路站区间隧道全长 828m,在上行线里 程 SK19+785。640m处设有 1 座联络通道。其对应的地面位置为与寿宁路交汇处以南 30m的 西藏南路,地面邻近建筑物多为 3层砖木结构老式里弄民房,并有 f500mm上水管和 f800mm 煤气管等。隧道内径为 5。5m,外径为 6。 2m,普通管片宽 1m,钢管片宽 1。1m;联络通道 的断面尺寸为:高 2。7m、宽 1。58m;顶面标高为- 11。56m,底面标高为- 14。26m,顶覆 土厚 15。56~15。62m。联
目录 第一章 顶管法概论 第二章 顶管法施工分类 第三章 顶管机及选项 第四章 工作井及其布置 第五章 顶力计算与后背受力计算 第六章 顶管法施工 第七章 管节接缝的防水 班级 土木 092 学号 0917010177 姓名 郏帅帅 第一章 顶管法概论 、 1、顶管法基本概念 顶管法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土层地下工程施工方法,主要用于地下供水管、排水管、煤气管、电 讯电缆管等的施工。它不需开挖面层,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 是一种非开挖的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 2、顶管法发展历史 顶管施工技术始于 1896 年美国的北太平洋铁路铺设工程的施工中。 1948 年日本第一次采用顶管施工方法,在尼崎 市的铁路下顶进了一根内径 600mm 的铸铁管,顶距只在 6 米。我国较早的顶管施工约在上世纪 50年代,初期主要是 手掘式顶管, 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