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注浆技术在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 日期: 2012 年 12月 10 日 来源: 建筑时报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打印】【关 闭】 □马 建 后注浆技术最早创始于 1802年,由一名法国工程师开发 应用于水闸工程。此后,注浆法成为坝基帷幕、地铁、隧道, 以及建筑地基加固中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在此理论基础上, 中国建科院于 1994年研究开发出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此项 技术最先提出的初始目标, 是针对解决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存 在的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的固有缺陷。 钻孔灌注桩成桩后一定 时间,通过预设于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 桩侧 注浆阀注入水泥浆, 使桩端、桩侧土体 (包括沉渣和泥皮 )得到 加固,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一、加固原理 1.改善持力层条件、 提高桩的承载力。 钻孔灌注桩成孔过 程中,土体扰动、桩底沉碴和桩周泥皮对桩基承载力产生严重 负面影响。为了改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常见病的防治知识来自于造价通云知平台上百万用户的经验与心得交流。 注册登录 造价通即可以了解到相关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常见病的防治最新的精华知识、热门知识、相关问答、行业资讯及精品资料下载。同时,造价通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等建设行业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常见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