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解释名词或符号意义:(每题 2 分,共 10分) 1. 协定流限 -----是指经过加载及卸荷后尚存有 0.2%残余变形时的应 力 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对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能 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 3. 结构可靠度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 规定的条件下, 完成预定功 能的概率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 4. 界限(平衡)破坏 -----在受拉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时受压区砼 的应变刚好达到极限应变而破坏的状态 5. 持久状况 -----在结构运行过程中, 不仅出现而且持续时间很长, 一 般与设计基准期为同一量级的状况 1. 混凝土强度等级 -----以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在温度为( 20 ±3)℃、相对湿度不小于 90%的条件下养护 28 天,用标准试验 方法测得的具有 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cuk 作为混 凝土强度等级,以符
一、名词解释 1.应力松弛:预应力钢筋在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应力随时间增长而降低的现 象称为应力松弛。 2.条件屈服点 2.0 :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应钢采用残余应变 0.2%时对应的应力 (用 2.0 表示 )作为它的条件屈服强度。 《规范》中取 2.0 =0.85 b b -- 钢 材极限抗拉强度。 3.混凝土徐变:混凝土在某一不变荷载的长期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 4.混凝土的收缩 : 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 产生的体积减小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 缩。 5. 混凝土的疲劳破坏 :随着荷载重复次数的增加,应力 —应变的斜率不断降低, 最后因混凝土试件严重开裂或变形太大而破坏, 这种重复荷载作用而引起的破坏 称为混凝土的疲劳破坏。 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的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 载的变形。 7.结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 在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