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消耗量定额确定方法 根据材料使用次数的不同,建筑安装材料分为 非周转性材料 和周转性材料 。 非周转性材料 也称为直接性材料 。它是指施工中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 如砖、瓦、 灰、砂、石、钢筋、水泥、工程用木材等。 周转性材料 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能多次使用, 反复周转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工具性材料。 如:模板、 活动支架、脚手架、支撑、挡土板等。 1、直接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常用的制定方法有: 观测法、试验法、统计法 和计算法 (1) 观测法—— 最适宜制定 材料的损耗定额 观测法是对施工过程中实际完成产品的数量进行现场观察、测定,再通过分析整理和计算确定建筑 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最适宜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因为只有通过现场观察、测定,才能正确区别哪些属于不可 避免的损耗;哪些属于可以避免的损耗。 用观测法制定材料的消耗定额时,所选用的观测对象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材( kg) 水泥( kg) 砼( m3) 砌体( m3) 中粗砂( m3) 门窗( m2) 砖混 3650 4.46 32.1 59.1 0.27 0.32 0.21 0.21 框架 4560 5.27 47.8 51 0.32 0.15 0.13 0.22 框剪 13690 4.65 69.2 50 0.35 0.1 0.16 0.2 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商铺 框架 7800 4.71 52.1 50.1 0.33 0.1 0.14 0.12 地下一层,地上 12层以上商 住楼(含二 ~四层裙楼) 框剪 15372 4.85 63.1 50.3 0.34 0.13 0.15 0.17 单体 框架 325 5.13 43.5 51.1 0.35 0.15 0.15 0.25 联体 框架 1250 5.02 41.2 50.7 0.35 0.14 0.15 0.23 幼儿园 二~四层 框架
工程造价材料消耗量的测定方法知识来自于造价通云知平台上百万用户的经验与心得交流。 注册登录 造价通即可以了解到相关工程造价材料消耗量的测定方法最新的精华知识、热门知识、相关问答、行业资讯及精品资料下载。同时,造价通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等建设行业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工程造价材料消耗量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