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区改造是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和实现小康居住水平的必由之路,但因旧区住户密度太大,余房率偏低,投资无法平衡,阻碍了改造的开展。因此,怎样提高旧区改造中住宅建筑密度是设计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们经常采用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缩小住宅采光间距;2、增设高层住宅;3、压缩面宽,加大进深等。下面就这几种办法作一利弊分析。
建筑容积率 :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 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 的附属建筑物除外。 容积率(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 建筑密度 :即建筑覆盖率, 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 与规划建设用地之 比。 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 积之比。 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 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 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 (构 筑物 )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特别提示: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 率和建筑密度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 对于住户来说, 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 越 小,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1、用地性质:二 类居住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 1.6; 建筑密度:≤ 30%; 绿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