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浮桥施工 浮桥采用 85式双体承压舟浮桥,在漂浮、坐滩、半坐滩情况下 均能正常使用。桥面净宽 4米,浮桥轴线位于西公河大桥下游 8m处 且与大桥桥轴线平行。浮桥全长 792米,浮桥两端设计为长跨跳板 梁各30m,一端通过活动与桥台相连,另一端通过滑板支座与边孔 铰接门桥的大浮墩相连,以适应水位变化,中洞为 740米的铰按门 桥,在铰按门桥中央设计有 10.2m净宽的通航孔。桥跨布置方式 为:1×30m跳扳梁+ 20m边孔门桥+ 28×12m标准门桥+ 1×20m通 航门桥+ 28×12m标准门桥+ 1×20m边孔门桥+ 1×30m跳扳梁。全 桥总体布置详见图 7-5-1 。 据桥址处主河道与两侧滩地的河床高差太大的情况,架设浮桥 时,要在沿桥轴线上下游各 30m的范围内,将河滩地开挖出一条槽 形沙道,以便于浮桥架设和浮桥的使用。 两岸桥台各设Φ 529钢管桩 10根,每根长 15m,桥
1 路桥过渡段软基 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 1.1 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治不标准 通过公路调查结果表明,软基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现象主要是 施工图设 计时,地质钻探布孔过少,钻探深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软基存在,或者未能准确探明软基 范围和深度以及软土的 物理力学性质等等, 导致桥头路堤软土地基处治遗漏, 或采取的处治 方法不恰当。 此外,采用的软基处治理论计算方法和选用的计算参数与软基实际情况存在一 定差距, 导致软基处治设计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和技术要求。 另外,雨水侵蚀造成路堤填土流 失和强度降低,也是造成 路桥过渡段路堤沉降的主要原因。 1.2 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标准 公路建设中几乎所有桥梁、通道和明涵等都要求台背填土处治。然而,台背填土压实 度受施工的用料、顺序、 机械、经验和施工作业面等工程管理因素的影响, 普遍存在台背填 土压实度未能满足设计要求的现象, 这是路桥 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