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来良姜(Alpinia mutica)花柱为研究对象,研究光对花柱卷曲运动和花药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下垂型花柱的两次运动在光下和暗处都能进行,花药的开裂也不受光照影响。上举型花柱的第一次运动在暗处时向下进行,在光下时向上进行;暗处的花药不开裂,光下的花药开裂。第二次运动的方向和幅度取决于第一次运动期间的光照条件,第一次运动在暗处时,若第二次也在暗处,第二次运动不会发生且花药不开裂;若在光处,花柱向上运动。第一次运动在光下时,第二次运动无论光下或暗处,都向下运动。本研究表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两种表型的花柱与花药状态的组合使柱头接触不到同花的花粉,从而保证了雌雄异位与雌雄异熟。尽管两种表型的花柱运动和花药开裂行为相似,却受不同的机制调控。
白兰花叶 功效分类:清热利尿药;止咳化痰药 性味:苦;辛;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9-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主治 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支气管炎 白兰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兰花 【拼音名】 Bái L án Huā 【别名】白玉兰、白缅花 【来源】木兰科含笑花属植物 白兰花 Michelia alba DC. ,以根、叶、花入药。 夏秋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辛,微温。 【功能主治】芳香化湿,利尿,止咳化痰。根: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痈肿。 叶:支气管炎,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花:支气管炎,百日咳,胸闷,口渴, 前列腺炎,白带。 【用法用量】根、叶 0.5~1两,花 2~4钱;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 :白兰花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 Bái L án Huā 【别名】白兰,白玉兰(《广州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