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更新时间:2024.07.07
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以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例

格式:pdf

大小:95KB

页数: 6页

收稿日期 : 2003- 12- 01; 修订日期 :2004- 01- 08 作者简介 :杨文斌 ( 1957- ) ,男 , 北京人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震害防御、 地震应急以及地震政策法规研究 . 文章编号 : 1004-4574( 2004)01- 0126- 06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 杨文斌 ,韩世文 , 张敬军 ,宋 伟 ( 北京市地震局 ,北京 100080) 摘要 :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国 际社会应对突发性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 ,同时也 是现代化大城市用 于民众躲避地震、 火灾、爆炸、洪水等重 大自然灾害的安全避 难场所。应急 避难场所 是预先 经科学划 定并进行规范化管理 ,能提供基本生活 保障的场所。由于城 市应急避难 场所的规划 建设是 一项系统 工程 ,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本文试图就有关建设应急 避难场所 的紧迫性、国内外 现状、设计规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

格式:pdf

大小:6KB

页数: 3页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 经规划、建设, 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 的安全场所。 一、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原则 (一)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准绳, 充分考虑市民居住环境和建筑情况,以及附近可用作避难场 所场地的实际条件,建设安全、宜居城市。 (二)科学规划。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作为城市防灾减 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 致,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要合 理制订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近期规划要适应当前防灾需 要,远期规划要通过城市改造和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的应急 避难场所体系。 (三)就近布局。 坚持就近就便原则, 尽可能在居民区、 学校、大型公用建筑等人群聚集的地区多安排应急避难场 所,使市民可就近及时疏散。 (四)平灾结合。应急避难场所应为具备多种功能的综 合体,平

热门知识

地震应急避难电气

精华知识

地震应急避难电气

最新知识

地震应急避难电气
点击加载更多>>
地震应急避难电气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