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规范 篇一:后浇带施工工艺标准 后浇带施工工艺标准 1.1 总则 为使建筑工程的后浇带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施工规 范,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确保结构受力安全和后浇带处无渗 漏现象,避免不可预见因素对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影响,杜绝 后浇带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工艺标准。 1.1.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的适用范围为:可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室 底板、外墙、内墙、顶板、楼层的楼板、房屋及大型构筑物 的基础以及大型设备基础的后浇带; 不适用于工程竣工后仍 有可能存在变形的结构工程。 1.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2、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3、砼处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88 4、砼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5、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6、地下防水工程施工
1 / 13 地下连续墙规范 一般规定第 11." 1.1条广东地区地下连续墙常用的施工工艺如下 : 用液压抓斗 (或机械抓斗 )和冲孔桩机进行联合成槽作业 .抓斗抓土。冲孔桩 机入岩并修边,形成具有一定长度、宽度、深度的单元槽段,然后在槽段内放 入预先制好的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筑成墙段。如此连续施工,使各墙段相 互连接形成一道完整的地下墙体,作为挡土防渗的施工支护结构,或(兼)作 为承重的永久性地下结构。第 11." 1.2条施工前,应具备详细的地质条件资料,其内容包括: 一、土层的分布是否存在孤石、土洞等; 二、地下水的水位(有无承压水)及变化情况,是否具有腐蚀性等; 三、基岩的构造、岩性、风化程度和层厚度,是否存在溶洞、断层破碎带 等。 第 11." 1.3条由于成槽机械和浇筑设备的限制,地下连续墙的最小墙体厚度为 600mm。 第一节导墙的施工第 11." 2.1条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