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成因 编辑 大体积混凝土内出现的裂缝按深度的不同, 分为贯穿裂缝、 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三种。 贯穿裂缝是由混凝土表面裂缝发展为深层裂缝,最终形成贯穿裂缝。它切断了结构的断面, 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其危害性是较严重的; 而深层裂缝部分地切断了结构断面, 也有一定危害性;表面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 但出现裂缝并不是绝对地影响结构安全,它都有一个最大允许值。处于室内正常环境 的一般构件最大裂缝宽度 ≤0.3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 ≤0.2mm。 对于地下或半地下结构, 混凝土的裂缝主要影响其防水性能。 一般当裂缝宽度在 0.1~ 0.2mm 时,虽然早期有轻微渗水,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 裂缝可以自愈。 如超过 0.2~0.3mm , 则渗漏水量将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而迅速加大。 所以,在地下工程中应尽量避免超过 0.3mm 贯穿全断面的裂缝。 如出现这种裂缝
二、适用范围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超长、超厚(目前最大厚度达 6M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如连续性基 础底板、箱型基础、设备基础等需要裂缝控制的钢筋混凝土工程。 三、施工要点 1.材料要求 (1)水泥:应尽可能采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如 325号、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为减少 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征得设计单位同意,混凝土可采用后期 60 天或 90 天强度替代 28 天 设计强度。 (2) 细骨料:中粗砂,含泥量 <2%。 (3)粗骨料: 5~25MM或 5~40MM石子,优先选用 5~40MM石子,减少混凝土收缩。含泥量 < 1%,符合筛分曲线要求。骨料中针状和片状 <15%(重量比)。 (4)外掺剂:在混凝土中可掺加复合型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与可泵性,延长缓凝时间。 2.混凝土配合比 采用集料泵送混凝土砂率应在 40%~45%之间,在满足可泵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