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答案 古建筑榫卯结构 1、穿斗式 汉时成熟,南方各省多用。 沿进深方向布柱, 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 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优点是用料较小,山 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 2、抬梁式 春秋时成熟,北方各省多用。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 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 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 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 使屋架完全连成 一个整体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梁柱等用材较大, 消耗木材较多。 3、井干式 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榫, 组合成矩形的木框, 层层相叠作为墙壁 ——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 它耗材量大, 建筑面阔和进深受木材长度限制, 外观 厚重,应用不广。 4、干阑式: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为了避免贴地潮湿,使楼面通风,防避虫兽侵 害,防洪排涝,随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