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结合起来。一味追求实测和一味追求仿真的思路均是片 面的。以下列举了大量的典型 EMC仿真实例,介绍对各类 电磁兼容问题如何有效地采用 CST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预估, 开阔电磁电路仿真软件的应用思路。 电磁仿真软件有一个共性,就是它们都与要仿真物体 的电尺寸相关。电尺寸定义为被仿真物体的几何尺寸(米) 除以所涉及最高频率对应的波长(米),单位是波长数。 电磁仿真分为电路仿真、准静电磁仿真、全波电磁仿真、 高频渐近仿真等四大类算法以及它们的混合算法。除了电 路仿真不涉及到结构实物的物理尺寸外,其余均与其电尺 寸有关。注意,这里讲的路仿真指的是纯电路仿真,即基 于 SPICE 网络的电压电流仿真,不包含三维结构分布参数 提取的概念,因为此时将涉及场仿真,即比电路仿真高一 个级别的 “准静电磁仿真 ”。 根据电尺寸的大小,我们将电磁兼容仿真分为以下四 个层面: a) 印刷电路板板级 EMC仿真 [
电磁兼容( EMC)基础知识 电磁兼容性问题一般都包含两个因素,骚扰发射源和对这个骚扰敏感的 受害者。如果骚扰源和受害者在同一设备单元内,称 “系统内”电磁兼容性问 题;如果是两个不同的设备,则称为 “系统间”问题。大部分电磁兼容标准都 是针对系统间电磁兼容的。同一设备在一种情况下是骚扰源,而在另一种情 况下或许是受害者。 ? 骚扰源和受害者在一起时,就有从一方到另一方的潜在干扰路径。遵 守已出版的发射和敏感度标准并不能保证解决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标准 的编写是从保护特殊服务的观点出发的,并要求骚扰源和受害者之间有最小 的隔离。 ? 许多电子硬件包含着具有天线能力的元件,这些元件可以以电场、磁 场或电磁场方式传输能量并耦合到线路中。在实际中,系统内部耦合和设备 间的外部耦合,可以通过屏蔽、电缆布局以及距离控制得到改善。地线面或 屏蔽面既可以因反射而增大干扰信号,也可以因吸收而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