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更新时间:2025.02.22
三江源地区主要草地类型土壤碳氮沿海拔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格式:pdf

大小:1.1MB

页数: 9页

以三江源地区主要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土壤特征等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沿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现出“V”字形变化规律,即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在海拔最高处(5120m)和最低处(4176m)比较高,而在中间海拔梯度较低,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极显著相关(r=0.905)且高寒草甸土壤碳、氮含量高于高山草原土壤碳、氮含量;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0~30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影响最大的是土壤含水量,偏相关系数为0.9465、0.9059(p<0.01);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与植被盖度和草地生产力存在正相关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与土壤pH值和全盐量存在负相关趋势。

台湾桤木林草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特征

格式:pdf

大小:331KB

页数:

【目的】了解不同台湾桤木林草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特征,探讨林草复合模式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方法】以四川省丹棱县退耕还林地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台湾桤木+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台湾桤木+自然草(林下自然生长的杂草)3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分土层采集各模式下土样,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特征。【结果】不同林草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3种模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表明:台湾桤木+牛鞭草>台湾桤木+黑麦草>台湾桤木+自然草,全氮含量差异显著(P台湾桤木+自然草>台湾桤木+黑麦草,各模式间C/N差异显著(P<0.05)。【结论】林草复合模式能较好地改善土壤肥力,这为区域退耕还林林草模式水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精华知识

草碳土(泥碳)

最新知识

草碳土(泥碳)
点击加载更多>>
专题概述
草碳土(泥碳)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