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建筑项目的交付模式主要有三类,即DBB模式(设计-招标-施工),DB模式(设计-施工),IPD模式(一体化项目综合交付)。无论选择那种模式,都会面临着繁复的工作场景。国外某建筑公司有过统计,完成一个中型项目,需要参与公司的数量420个,参与者850人,文件类别50类,存放项目文件的档案箱数量25个,电子文件达3000MB。如此大量的信息,意味着需要更加便捷高效的工作流程和协作方式。在此,我们尝试着借助基于BIM技术的新兴工作模式,同时结合互联网的一些技术手段,更为集约地开展工作、更为精细地管理项目、更为智能地完成建造。
其大致有如以下几种应用: 3.1 通过建筑模型的建立实现图纸碰撞检查 图纸的碰撞检查可发现专业内及各专业间存在的冲突,如机电安装管道重合,机 电管道弯折不符规范,楼层净高不足,机电管道预留洞口遗漏,机电管道与混凝土、 钢结构及幕墙的冲突。 BIM 技术的碰撞检查,大大地提高了机电安装施工的预见性及 准确性,有效地促进了机电安装施工的效率,为此,在当前的 BIM 技术应用过程中, 其在机电安装专业中应用的尤为广泛,其效果也在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显得尤为明显。 3.2 模拟性。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制作 3D 动画进行施工虚拟演示 通过对模板,脚手架等施工措施的三维模拟,可以检视工作空间,合理布置。计 算材料用量,避免租赁浪费。在投标阶段,通过 3D 技术的运用,向业主展示施工流程, 使施工组织设计介绍更直观,更易懂,提高业主方的认同感。在施工阶段,通过对施 工难度较大施工方案进行 3D 动画模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