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专题解读 > 数字技术赋能建筑业,智能建造开启新篇章

数字技术赋能建筑业,智能建造开启新篇章

更新时间:2025-01-02 建设快讯 原创
阅读(2,466) 点赞(197)

【导读】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智能建造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建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建筑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智能建造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建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建筑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这一导则的出台,不仅为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

《智能建造技术导则》涵盖了从工程勘察到设计、生产、施工直至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为建筑业的各个环节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在工程勘察方面,导则强调了数字技术的应用,提出要利用正射影像、倾斜摄影、机载激光雷达扫描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地形地貌、三维空间要素等数据的高效采集与处理。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工程勘察的精度和效率,还能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通过构建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可以进行可视化表达和分析评价,为项目的选址、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在设计阶段,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被置于核心地位。导则鼓励采用正向设计方法,即以BIM模型作为数据载体,实现设计成果的数字化交付。此外,还提出了利用BIM技术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建筑性能分析、设备机电设计分析等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的技术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通过建立协同设计机制,实现生产、施工、运维等单位的前置参与,有效避免了因沟通不畅导致的设计问题。例如,基于统一的BIM模型,可以对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设备、消防、幕墙、装饰装修等多专业进行协同设计,避免专业内部及专业之间的“错、漏、碰、缺”等问题。

智能生产方面,导则倡导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数字化生产体系,实现型钢构件、预制混凝土墙板等通用部件的工厂化生产。智能生产线的建设,将促进设计、采购、排产、物流等生产关键环节的精益化管理,实现数据驱动的生产模式。例如,通过条形码、二维码、无线射频等标识技术对部品部件进行分类编码,使部品部件具有可流通、可共享、可附加的数字身份,并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部品部件生产加工、入库、储存、调拨、出库、运输、进场验收等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施工阶段,导则提出了数据驱动的施工管理模式,强调利用数字技术和智能建造装备对施工现场的人员、材料、设备等进行智能化管理。通过建筑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可以实现人机协同作业,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例如,采用智能监测设备对基坑、边坡的自适应力、变形和控制力、混凝土温度、地下水位等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实时接入协同建造平台,实现自动化分析预警。此外,还提倡建立智慧运维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和智能感知装备对建筑运营阶段的人员、设备和环境进行智能化管理,助力实现更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建筑使用体验。

《智能建造技术导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建筑业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迈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建筑业将逐步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实现从粗放型向精细化、高效化的转变。这不仅有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将为社会带来更优质的建筑产品和服务。通过这一导则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建筑业将更加智能、高效、绿色和安全,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保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