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葱茏江河畔,百年建筑里布局未来艺术中心;街巷旧屋间,城中村变身城中景、科创园……既填补民生洼地,又勾勒发展高地。对于已经解决了数百万平方米成片旧改的上海而言,城市更新的大命题,正在从还清历史旧账,提升为打造未来城市的动力引擎,托举起人民宜居安居的幸福梦想。
葱茏江河畔,百年建筑里布局未来艺术中心;街巷旧屋间,城中村变身城中景、科创园……既填补民生洼地,又勾勒发展高地。对于已经解决了数百万平方米成片旧改的上海而言,城市更新的大命题,正在从还清历史旧账,提升为打造未来城市的动力引擎,托举起人民宜居安居的幸福梦想。
在城市总规指引下描摹“工笔画”,于更可持续中撰写“大文章”,上海始终算好民心账、长远账、整体账,倾心书写人民城市持续焕新陈旧街区、拥抱美好未来的时代新篇。人民至上的如椽巨笔,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一道道点睛之笔。
大棋局落子,在统筹中探寻破题之道
10月,2024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在上海外滩·老市府召开,成为这座百年大楼修缮后的首次亮相。
以“绿色建筑标杆”惊艳归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国内外与会者看到,这里既有对历史风貌的保留、活化和利用,扑面而来的还有面向下一个百年高质量、可持续的谋篇排阵。如同上海又一座全新的“世界会客厅”,回应着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的动人续篇。
近年来,上海的城市更新先后涵盖了危棚、简屋、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等诸多类别,30年克难攻坚,解决成片旧改“天下第一难”,陆续推出一江一河、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五个新城等鲜活样板。
如今,新愿景不断涌现,推动更新理念迭代出新。区域更新要找到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协同“平衡点”;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新空间;在“惠民生”“护文脉”基础上,解难题、优布局、强功能……
越是难啃的裉节题,越要用新视野求解,在城市版图的大棋局落子,以能工巧匠之心精雕细琢。
2024年年初,上海新年第一会,首次聚焦城市更新。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强调,要把城市更新放在实现城市总规的大目标下思考,围绕“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加强统筹规划、补齐短板弱项,促进空间布局优化,改善职住平衡,提升城市品质。
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统筹当前和长远、项目和周边,一个街区有一个街区的创新作答。
落细整体方案,在大版图上谋略,散落老街正串珠成景。包括老市府大楼在内,外滩“第二立面”有100多幢非临江建筑。上海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珂拉发现,虽然外滩金融巨头聚集,仅一路之隔的第二立面却没有形成相互支撑的产业生态;区域内仍有居民家庭无独立卫生设施;一些历史建筑囿于缺乏养护,历经风雨沧桑,失去往日风采……
一面是流光溢彩的外滩、游人如织的南京路,一面是水清鱼戏的苏州河、错落有致的小花园,夹在中间的外滩“第二立面”,与光鲜亮丽的胜景格格不入。
在黄浦区数年整体更新的规划和实践中,消灭围墙,开放街坊内部的巷子,老街区再现生机,“后街”活了、火了。天津路、香港路等一条条小街形成步行环,承接着“中华第一街”的繁华;方圆数公里,已有数十个独立画廊、美术馆集聚,不断有全球来客、外企高管拖着拉杆箱慕名而来,形成全新的文化消费体验和优质的营商环境。风格迥异的百年老建筑,加速成为新锐展览的首发地、潮牌云集的磁力场、先锋艺术的展示区。
在焕新项目香港路百空间,二楼到六楼创意展览不时上新,如同全新的“艺术宝库”,成为公共生活当仁不让的主角;外滩·中央商场四面打开,封闭空间变身口袋公园。一百年前的时尚潮流之地,此刻又以最前沿的姿态,重回大众生活,正在构筑上海最具标志性的世界级金融文化中央活动区。
开放、创新、包容,更新与上海的城市品格完美耦合,一座红色之都、文博之都、时尚之都跃然眼前。“我们一直在思考,要为这个街区装入哪些功能?香港路的人气让我们明白,老建筑、旧街区不仅要活在当下,更要面向全球。”杨珂拉说。
在补齐短板中铺设新局,逼仄地带也能跃升为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10月下旬,东安二村居民们有序排队、等待选房。小雨霏霏中,他们告别捉襟见肘的逼仄小屋,兴奋地拿着手机,和老邻居们憧憬未来的理想之家。徐汇区东安一、二村涉及6000余户,是上海最大单地块一次性征收项目;仅用5天,就实现99.95%的高比例生效。
根据规划,这里定位为上海东安国际医创城,北接上海的顶级医疗资源,南邻西岸金融城,将打造成集医疗、创新、文化于一体的高端国际医创门户,实现科创能级和空间功能双提升。
“抓早、抓小、落细,东安旧改既要解决群众安居的燃眉之急,更要让整个辖区居民感受到生活好品质的魅力。”徐汇区枫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苏小超说。
单一的补缺,升级为长板的培育。传承保护与功能塑造相得益彰,城市更新,成为人民之城转型发展系统观和创新路的科学写照。
算清“三本账”,求解安居宜居“可持续”之道
群众旧改意愿高涨,零星旧屋、商街夹缝却算不平市场账,无法仅靠土地资源盘活的方式实现资金平衡,何以破僵局?
情况愈复杂,愈考验更新之智。面对“多选题”,寻求“最优解”,超大城市精细“绣花”,始终将对人民的宜居之诺放在首位,在更新中算好“三本账”。
攥紧五指,以百变“组合拳”算好整体账。“地方还是老地方,但眼睛一眨,老房子就换了新面貌,还以为我们走错了。”回迁居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上海首个启动“拆落地”改造的住宅小区——静安区彭三小区,改建原则虽是“拆一还一”,但改造后多了独立厨卫,居住面积更大,住有宜居照进现实。“相比于以往动迁超高的旧改成本,拆落地仅需几百万元的投入,财政压力大大减轻。”静安区房管局有关负责人说。
向创新要动能,上海摸索出诸多创新模式,分类施策。零星旧改,采取征收、原址改建、内部设施升级、腾退更新等个性化方式;成套改造,创新成片项目实施“综合改”、零星项目实施“优化改”、特殊项目实施“公益改”等模式。
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高世昀说,城市更新正在寻找“群众接受意愿、市场参与动力、财政承受程度的平衡点,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格局”,以创新思维,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找到利益的交汇点。
精打细算,在螺蛳壳里算好“民心账”。以“栾树大道”闻名的静安区昌平路,如今是一条居民可以驻足停留的小马路,水景公园、口袋花园、儿童乐园等小微公共空间镶嵌其中。“让周边老百姓推窗可见绿,出门进花园。”所在区绿化市容局负责人说。在杨浦区长白新村228街坊,更新不仅为居民增加居住面积,留住乡愁风貌,还为周边辖区的所有市民,嵌入了小修小补、社区食堂、露天电影院等新型公共设施,便利生活。
既让群众从“套内”环境感受居住之幸,更能在城市发展、社区变迁中获得品质生活之美。
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从“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市民服务地,到将城市边角料更新为“金角银边”的落脚地,再到望江驿、水岸汇等江河畔的百姓休憩地;仅2023年,上海就见缝插针,新增公园162座,一座“千园之城”为数千万居民所共享……
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打分人,市民浸润其中而涌起的欢愉,就是最好的回应。
前瞻布局,在解决当下困境中算好“长远账”。位于张江科学城、离金桥出口加工区仅一路之隔,95万平方米的浦东唐镇小湾村,旧屋犬牙交错、设施老旧缺失,却又是最稀缺的产业空间。
把城市的一块“低凹处”,规划为先导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据介绍,唐镇整个城中村改造区域,将实现产业生态垂直发展,正在崛起千亿产业群,实现“科、产、城、人”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智造之城。
小湾村,“链”在左右,城中村长出城中景、科创城;紧邻顶尖医院的徐汇东安一村,“融”在周边,主动拥抱毗邻医疗资源……更新模式不拘一格,但始终与城市发展大局同频共振。
“用面向明天的智慧,解决历史的难题和当下的困境。”上海市住建委主任胡广杰表示,上海将完善低效用地退出机制,强化空间综合支持政策,建立全市层面统一规划、统筹使用、跨区联动的资源池和匹配搭桥机制,推动城市发展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为促进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机制保障。
人人皆参与,为高质量发展共创协同之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但从各地实践情况看,推动城市更新由“开发模式”向“运营模式”转变,破解政策法规的堵点难点问题,仍然是制约城市更新可持续推进的重要挑战。
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勇闯无人区,着力在机制上率先破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统筹多元力量,让协调力成为协同力。
模式因势利导,但资源却要统筹考量。市区联手、政企合作,上海创新工作机制,成立城市更新中心,针对不同类型,持续探索完善新的协同机制和破题之道。
跨部门各司其职。“传统的旧区改造模式,存在各自为政、系统割裂、功能缺失、风貌各异等问题。通过整体规划,打破碎片化建设,避免‘头脚分治’,推进区域整体开发,提高项目的建设质量和配套水平。”上海城市更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从过去的“一地一策”,升级为协同作战。
跨专业各展所长。创新“三师联创”方法,让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合力,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评估师“携手连弹”,系统谋划、集成创新、分兵出击。
今年2月22日,上海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前,上海市市长龚正亲自为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代表颁发聘书,委员覆盖城市更新全领域,全过程贡献“智囊”力量。
跨主体各尽其能。3公里曲水流觞的江南水系、千年香火的蟠龙“庵市”、十字街、粮仓艺术酒店……与上海著名的“四叶草”相邻,蝶变重生的蟠龙天地,曾经是上海积重难治的城中村。有了瑞安房地产等社会资本多方参与,将历史文脉和新功能同时植入古镇空间肌理,为市民创造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活方式。
——百姓事百家议,在民智民计中找共鸣。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228街坊更新中,长白新村街道向周边社区居民发放了1300份调查问卷,征询居民需求,需求最高的是“要有社区食堂”。“我们‘精打细算’,把核心点位留出来,用市场与公益相结合的方式创办了‘熊猫饭堂’。”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孙辉说。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表示,在更新中,上海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团结群众的工作优势,将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城市更新工作的基础路径,问计于民。
以城市总规为统领,在时刻回应人民期待中,一座超大城市有机生长——
截至今年10月底,上海又完成零星旧改8万平方米、2672户,另有5万平方米、1830户已实质性启动,一边谋发展,一边以非凡之力和对人民的初心热忱,以“拔钉子”精神,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完成旧住房改造25.09万平方米;认定城中村改造14个,“两旧一村”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近在眼前。
在外滩老市府大楼,与会嘉宾、《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说,社会发展最终的目标,不是生产人工智能,是为了以智慧让人类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百年芳华,洗去尘埃,绚丽绽放。徜徉于这座大楼的庭院里,一眼就能看见正厅里汉白玉石镌刻:在上海解放一周年之际,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一语掷地有声——“上海人民按自己的意志,建设人民的新上海。”
城市更新,是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永恒的命题,不断与时俱进。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表示,上海将坚持以城市总规为统领,加强更新任务、更新模式、更新资源、更新政策、更新力量的统筹,全力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奋力谱写人民城市建设新篇章。
发展无止境,一座人民之城为民之心,亦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