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论西方现代建筑
百年回眸——20世纪西方建筑纵览
1851伦敦世博会水晶宫——现代建筑的报春花
摩天楼的兴起
近代结构科学的兴起
近代建筑革命
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主义运动
巴黎两座建筑
世纪杰作——赖特的流水别墅
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与当代一种建筑流派
论朗香教堂
贝聿铭与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论建筑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建筑与解构
建筑师盖里的创作路径2100433B
吴焕加: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从事城市规划及建筑历史教学工作。曾在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考察,进修和讲学。1987-88年任德国海德堡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客座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对西方现代建筑的解读,后一部分是对20世纪中国建筑的解读。两者虽然不同,但同属于20世纪,也同为现代建筑。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将之放在同一本书加以解读,可看出其间的差异与关联性。本书是吴焕加先生将多年发表的文章,从解读建筑的角度重新组织,精选汇集成册。
本书内容独特,语言轻松幽默,适合建筑院校师生、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建筑文化爱好者轻松阅读。
适用法律、法规 国家、地方政府现行法律、法规和规定。 (1)综合 专利商及设备供货商关于本装置(设备)的标准规范、安装指导性文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部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建筑五要素——勒·柯布西耶1 底层镂空2 屋顶花园3 水平长窗4 自由空间5 自由立面代表作:萨沃伊别墅
通过符号、材料、空间三个方面解读了传统建筑元素在中国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结合实例,分析了其具体的使用方式和手法,为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的结合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在零之上──现代建筑语言七原则解读
据2020年7月19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外建筑》共出版文献11693篇。
据2020年7月1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外建筑》共载文9901篇、基金论文量815篇。
《中外建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建筑论坛网站、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收录。
据2020年7月19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外建筑》总被下载1699147次、总被引25855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233、(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092。
据2020年7月1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外建筑》被引量为27469次、下载量为219209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55,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9种)中排第3455名。
2001年,《中外建筑》被评为建筑优秀科技期刊。
《中外建筑赏析》内容简介:建筑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涉及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是一种较难理解的、抽象的综合型艺术。《中外建筑赏析》从分析建筑艺术的相关要素入手,解析建筑艺术的内涵,阐述建筑艺术赏析的方法,概括介绍中西方古典建筑、现代建筑和当代建筑的艺术特征,并对不同时期与流派的经典作品进行赏析。
《中外建筑赏析》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建筑艺术欣赏公选课教材和建筑类相关专业的参考书籍,同时也可供广大建筑艺术爱好者阅读。
创造现代建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创造现代建筑的任务被提到日程上,涌现出一批思想敏捷,而且具有一定建筑经验的建筑师,在前人革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法国的勒·柯布西耶等。
格罗皮乌斯的代表作是1926年设计建造的德国鲍豪斯学院校舍。“鲍豪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在魏玛筹建的一所培养新型设计人才的工艺学校的简称。这所学校采用一套有特色的新的教育方针和方法,曾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现代派艺术大师,是西方激进的艺术流派摇篮。鲍豪学院建筑主要特点是,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按照各部分的实用要求互相联系,突出它们各自的位置和体型,他还采用各种形体的对比手法,如大小、长短、虚实、透明与不透明、厚薄等,产生清新活泼的美感,显得单纯朴素、富有变化,给人以独特的印象。
各国的建筑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建筑活动和思潮也很不一致,因此发展也极不平衡,西欧和美国为建筑现代化继续探索创造作出新贡献,其他地区和国家也相继走入现代化。
英国在50年代出现以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新粗野主义(又译为新野性主义);60年代,以柯克为代表的称之为阿基格拉姆派 所提出的未来乌托邦城市的设想:以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巨型结构来综合解决多种与可变要求的设计。
在法国战后的“现代建筑派”取代了学院派成为法国建筑的主要风格。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大楼和其后又设计的朗香教堂,轰动了整个建筑学坛。法国在二战后建筑技术上不断创新,1958年兴建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的陈列大厅,跨度218米,是迄今跨度最大的空间结构,也是跨度最大的薄壳结构。1973年建的巴黎蒙帕纳斯大厦高229米,是欧洲最高建筑;后来建的国立蓬皮杜艺术中心更引起人们的关注。
德国受到的战争破坏很大,战后着力重建。在希特勒统治时期,只允许折中主义建筑样式,战后则坚持走现代建筑道路,尤以鲍豪斯为代表,后来出现不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建筑,如夏隆设计的柏林爱尔音乐厅和斯图加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公寓等。
在设计思想上意大利比其他国家显得多样和善变。古代传统在意大利从未间断,现代思潮又给予强烈影响,战后全面地走上 现代建筑道路,在罗马和都灵等地推行新现实主义,提倡紧密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鲁道夫设计的罗马泰波蒂诺区为代表。在意大利具有国际声望的建筑师无疑是奈尔维,他设计的罗马小体育宫和米兰的皮瑞利大厦被公认为国际先进水平的杰作。
美国具有强大的物质技术力量,雄厚的技术人员队伍和一大批专门投资房屋建设的大业主,他们共同使美国建筑迅速走向现代化。发展高层建筑是美国建筑的主要方面,1974年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10层,高443米,是世界迄今最高建筑。在艺术和建筑方面,欧洲不论有什么新思潮都很快影响美国,各种思潮和各种建筑流派,样式在美国都得到反映。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一座富有个性的象征性建筑作品。它的设计师是丹麦的伍重,于1957年设计,1973年建成。歌剧院位于贝尼朗岛,面临大海,建筑师把它设计成一艘乘风破浪的大船,很有象征个性。<--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