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农村土地问题调查
第一章湄潭:一个传统农区的土地制度变迁/
一、引言/
二、1979—1984:短期政策的不断迭加/
三、进一步变革集体土地所有制的经济要求/
四、制度供给:湄潭土地制度试验区/
五、结论/
第二章湄潭县“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试验调查分析/
一、湄潭县“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试验的 背景与实施/
二、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
三、“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对农村转型的影响/
四、基本结论与建议/
第三章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调查/
一、松江区家庭农场发展情况与主要做法/
二、家庭农场经营状况与效果/
三、推行家庭农场的条件/
四、松江家庭农场探索的意义与思考/
第四章四川省成都市农地股份合作社试验/
一、实行农地股份合作社的背景/
二、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组建与制度安排/
三、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管理与经营方式/
四、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经营、收益与分配状况/
五、对成都农地股份合作社试验的评论与建议/
第五章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
一、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
二、几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特点/
四、政策建议/
第六章黑龙江省绥化市农业发展方式变迁调查/
一、经济结构与农业投入的重大变化/
二、农业经营形式急剧变化/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与效果/
四、绥化现代化农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五、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率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山东省供销社的服务规模化试验/
一、单纯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实现不了农业现代化/
二、探索农业服务规模化:山东省供销社的试验/
三、正确认识和客观把握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下篇: 城市土地问题调查
第八章浙江省土地财政与城市化调查/
一、引言/
二、90年代末以来工业化、城市化的主要特征:从 自动自发到政府介入/
三、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城市化扩张的制度保障/
四、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城市扩张的两大依托/
五、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博弈/
六、基于实地调研的几点政策考虑/
第九章陕西省土地融资与城市化调查/
一、引言/
二、依赖基础投资和城市扩张支撑的高速增长/
三、发育不充分的土地市场/
四、土地税费及土地收益对地方财政的贡献/
五、依赖金融和负债支撑的城市化/
六、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利/
七、基于调查的几点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十章20世纪90年代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调查/
一、农地转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演进/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进程/
三、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几种途径/
四、土地农转非市场发展的几个政策问题/
第十一章广东省南海区的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工业化/
一、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利:南海模式/
二、南海土地股份制的实质/
三、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
四、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法律困境/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广东省南海区集体土地入市与城乡一体化调查/
一、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二、做法与效果/
三、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权益的措施/
四、政策建议/
第十三章北京市昌平区郑各庄村调查/
一、引言/
二、宅基地商品化与土地资本化/
三、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与农地非农化/
四、政策意义/
第十四章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调查/
一、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面临的突出矛盾/
二、朝阳区高碑店乡的做法与政策创新/
三、解决“城乡结合部困境”的政策建议/
第十五章重庆市统筹城乡试验与土地制度创新/
一、重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土地制度创新与绩效/
二、改革试验的价值与面临的问题/
三、进一步推进制度试验的建议/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经系与土地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农村部副部长,《中国经济时报》社长、总编辑。 2100433B
本书是作者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期间,全面参与地方土地制度改革设计和试验过程中形成的土地调查研究的案例集。书中以湄潭、成都、重庆、南海等地农村和城市土地改革试验区为切入点,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分析,全面反映了中国地方土地制度变迁和试验的历史。本书反映了中国土地制度变革面临的困境,底层和地方经验,提出了土地制度改革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也是反映近十年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宝贵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令 第28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实施,1987年底失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
土地市场 是指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总和。土地市场也称地产市场。土地市场中交易的是国有土地使用权而非土地所有权。土地市场中交易的土地使用权具有期限性。...
第二章 土地权属调查 第一节 土地权属 一、土地权属的含义 二、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 三、土地权属的确认 一、土地权属的含义 土地产权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土地制度对于土地权利的种种约束表现为土地产权的约 束。土地产权也像其他财产权一样,必须得到法律的保证。土地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 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 土地 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土地权属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 思想意识等密切相关,是国家经济结构和社会安定的基础。 1. 土地所有权 所有权是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 即从法律上确认人们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所享有的 权利。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 具体是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对土地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包括与土地相连的生产物、建筑物的占有、支 配、使用的权利。土地所有者除上述权
研究目的:明确\"三权分置\"下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现行法下的中国农村土地权利结构,以\"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基本结构,还包括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权+租赁权\"两种类型。(2)\"三权分置\"的背景下,首先应当将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置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在土地经营权物权性流转时农户保留土地承包权;债权性流转时则为\"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取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形式,在物权性流转时为土地经营权,在债权性流转时是土地经营权的租赁权,在两种性质流转并存时是\"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租赁权\"。研究结论:\"三权分置\"下农村土地权利结构的构建,应当以现行法下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为基础,既要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又要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
本书作者在多年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土地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地方政府进行的制度创新,提出了若干改革中国土地制度与完善土地政策的建议。
书中对二元土地制度、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展以及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所有制权利状况的分析,受到理论界高度关注。在调查基础上形成的政策建议对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
①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服务
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获得的土地资料可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提供切实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它还可为国家制定各项政策方针及对重大土地问题的决策提供服务。
②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因此,土地利用调查可为编制农业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生产规划提供土地基础数据,并为制定农业生产计划和农田基本建设等服务。
③为建立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清各类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等,为土地登记提供证明材料,为土地统计提供基础数据,为建立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④为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为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和土地监察等提供基础资料。
该项研究围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权利,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提出了土地政策综合改革的短期、中长期建议。全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篇为综合研究,第二篇系统梳理了中国衣村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第三篇系统介绍了对4个区(县、市)、39个村庄、1000多个失地农户实地调查的主要发现;第四篇分别介绍了对3个发达地区宅基地问题的案例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