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8月,学院先后与中国国内外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成功主办了一系列中国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海内外学者来院讲学,同时鼓励教师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开展合作研究;与中国以外的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选派学生参加“大洋一号”西南印度洋科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汉松球 株高100m,冠幅80-100c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韶顺然花木场

13%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韶顺然花木场
立事信息学校转盘泥塑 不含基座只是雕塑的价格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重庆梦空间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实木门 2000*800*40(mm)/木门1 可选择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原木堂

13% 武汉原木堂建材有限公司
武汉国标扣件 JPK48.3 板厚5.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吉牌

13% 重庆吉牌扣件有限公司
地球 品种:地球仪;底座规格(cm):Ф38;径(mm):象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三奇帝

13% 石家庄东方紫铜浮雕工艺品有限公司
铁锁(地球) 40m/m规格:4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精汇

13% 上海制锁销售有限公司
铁锁(地球) 60m/m规格:6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精汇

13% 上海制锁销售有限公司
铁锁(地球 6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上海市制锁销售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二位信息与电视插座面板 PF1323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湛江市2007年3季度信息价
四位信息与电视插座面板 PF1343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湛江市2007年3季度信息价
信息 单联八芯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江门市台山市2007年3季度信息价
信息 双联八芯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江门市台山市2007年3季度信息价
信息 单联八芯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江门市台山市2006年3季度信息价
信息 双联八芯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江门市台山市2006年3季度信息价
信息 单联八芯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江门市台山市2006年1季度信息价
保护信息子站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21年4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安全隔离信息交换系统 安全隔离信息交换系统FerryWay3590|1套 3 查看价格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2-10-14
安全隔离信息交换系统 安全隔离信息交换系统FerryWay V2.0 -B500|1套 3 查看价格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2-10-14
地球仪-中 (1)位置:4F共享交流区(2)规格:185×190×250(3)材质:复合材质(4)含所有配套配件(5)满足招标文件、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1件 2 查看价格 深圳市共合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全国   2021-10-15
认识地球圈层 2000×1200×2500|1项 3 查看价格 安徽盛鸿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9-21
信息公告联动系统 集中统一管理系统中所有信息展示终端,管理屏显设备的远程休眠、远程唤醒、广宣内容状态显示、信息显示等,支持科技法庭书记员联动,可进行语音播报,呼叫当事人、法官、法警等入场;系统能与法院现有办公办案系统软件作无缝对接.|1台 1 查看价格 上海中庚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办事处 四川  成都市 2018-06-12
地球 不锈钢1200mm|1000个 3 查看价格 广州市石壁艺石工艺品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7-25
地球 常规|1件 1 查看价格 揭阳市尚居商贸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市 2017-06-20
聆听地球之声 6300×2000×2400|1项 3 查看价格 安徽盛鸿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9-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研究平台

截至2019年8月,学院拥有国土资源部开放研究实验室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负责“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与矿产资源探测技术”第五分室,建有地球系统层析成像中心、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研究所、能源地球物理研究所及空间信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国土资源部开放研究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工程地球物理开放研究实验室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研究成果

截至2019年8月,学院近年来共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企事业委托项目4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10余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特优项目一览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

立项时间

结题时间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梁青

月球岩石圈多尺度三维密度结构:对月球壳幔演化的启示

2012年

2014年

面上项目

余涛

电离层资料同化中的背景场误差特征分析研究

2013年

2016年

面上项目

胡祥云

羌塘地块地壳电性各向异性结构研究

2013年

2016年

面上项目

夏江海

利用拉夫波多道分析方法估计近地表横波参数

2013年

2016年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邹蓉

GPS和GRACE联合获取藏南垂直形变的关键问题研究

2014年

2016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院系专业

截至2016年6月,学院下设3个系。截至2019年5月,学院开班3个本科专业。

系:应用地球物理系、固体地球物理系、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专业名称

学制

学位

专业类

勘查技术与工程(勘查地球物理)

四年

工学

地质类

地球物理学

四年

理学

地球物理学类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地质学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8月,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湖北省特色重点学科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资源与环境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湖北省特色重点学科: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8月,学院有教职员工105人,教授32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 29人,其中特聘院士2人、双岗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批者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楚天学者讲座教授1人、楚天学子2人;97%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2%的教师具有一年及以上出国研修的经历。

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金振民、杨文采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王琪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朱露培

“楚天学者”讲座教授:朱露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截至2019年8月,学院建有专业实验室10个。2020年1月,学院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湖北省品牌专业:地球物理学

湖北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球探测技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合作交流常见问题

1952年,在傅承义、薛琴舫、谭承泽、刘光鼎等地球物理前辈们的努力下,在北京地质学院创办了地球物理探矿系,办公地点设在面向学院正大门的5号楼。

1953年,由傅承义教授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地球物理探矿教研室,开始招收地球物理探矿专业和地球物理探矿专修科学生。

1955年,开始和前苏联专家学者合作培养研究生。

1953至1961年,物探系先后创办了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地球物理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等专业。在此期间,地球物理探矿专家顾尔维奇、克维亚特科夫斯基(1955)、诺维克夫(1956)及傅承义、顾功叙、秦馨菱、翁文波、曾融生、刘光鼎等院士先后在物探系任教。

1960年至1963年,海洋物探教研室教师先后分两次编入国家科委组织的渤海综合物探大队和原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初期设在南京,后迁至广东湛江,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1965年,放射性物探专业整体迁入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

1970年,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随校外迁湖北省。

1975年,物探系随校定址武汉并开始招生,先后在汉口武汉地质学校、武昌马房山等处上课。

1977年,物探系招收一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

1980年,物探楼在武昌南望山新校区竣工。

1981年,勘探地球物理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1975年至1984年,物探系常设金属与非金属物探、石油与天然气物探专业。其间,学校抽调该系多位教师参加组建原地矿部中南计算站工作(后演变为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1985年至1995年,金属与非金属物探和石油与天然气物探专业合并成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其间,试办一届城市工程物探专业(本科班),招收二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大专班。

1997年,无线电与电子电工教研室整体调入原信工学院。

1998年,学校组建测控技术与仪器教研室。同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学科专业方案,勘探地球物理学科(及博士授权点)则改成“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属于一级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二级学科。同年,申报一级学科“地球物理学”所属二级学科“固体地球物理”硕士点获批。

1999年,原应用地球物理系更名为地球物理系。

2000年,在全国首批试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批“工程地球物理”国土资源部重点开放研究实验室。

2001年,获批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3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交数理学院续办。

2003年,创办“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2003年5月,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2006年,获批“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获批“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4年至2008年,学院成立了4系(应用地球物理系、固体地球物理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地球信息科学技术系)和1个中心(教学实验中心)的架构。

2008年,测控系整体转入机电学院;获批“地球物理学”国家特色专业, 获批“固体地球物理”湖北省优势(重点)学科和“地球物理学‘湖北省重点学科。

2012年,获批“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省重点实验室。

2015年,获批“地球探测技术”省级教学示范中心。

2021年,地球物理学基础学科入选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学院标识

  • 院徽

院徽上半部分为曲线图,背景的一颗黄色小星星和深蓝色渐变背景象征夜空,下方为网格图,上面两种颜色拼成学院的英文简称IGG字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精神文化

学院精神: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长期发展目标:建成大地球物理理工兼备主流研究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执行院长

熊熊

党委书记

刘子忠

党委副书记

李周波

副院长

顾汉明

罗银河

吴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历任领导

职务

姓名

任期

系主任或院长

薛琴舫

1952~1975

谭承泽

1975~1982

褚秦祥

1982~1984

周国藩

1984~1990

王家映

1990~1993

黄嘉正

1993~1996

姚姚

1996~1999

徐义贤

1999~2014

胡祥云

2014~2018

支部书记、总支书记或党委书记

孙清水

1952—1954

王良

1954—1980

贾岑希

1980-1987

王学敏

1987—1996

刘亚东

1996—1998

张玉香

1998—2004

孙治定

2005—201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合作交流文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格式:pdf

大小:9KB

页数: 5页

评分: 4.6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07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参考题目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写作既是本科教育的一项必要训练环节,也是对学生本科期间所 学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 务必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这里提供的论文题目可作 为学生直接选题,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自行拟题。 一、总体要求 1、题目要明确、精炼,语句通顺且相对完整,选题不要太泛、过广。 2、内容体系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不管具体体系如何,基本上应按如下层次和逻辑 关系展开:①提出问题(立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②分 析问题(事物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剖析)→③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对策 等)。 3、观点明确,论述有理有据,语句通顺。 4、紧扣主题展开写作,无必要或无关紧要的东西不写。 5、要严格按继续教育学院规定的规范写作论文。①内容齐全:如中英文摘要、关键 词、目录、前言、正

立即下载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格式:pdf

大小:9KB

页数: 13页

评分: 4.8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 SinoProbe)概况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国发【 2006】4 号文)的战略部署,揭示 地球深部结构与组成,减轻资源、灾害和环境多重压力, 响应国际地球科学发展趋势, 参与 全球地学竞争,国家启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 SinoProbe)”(2008-2012),作为 “地壳探测工程”的培育性科学计划,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总体目标是, 为实施“地壳探测工程” 做好关键技术准备, 解决关键探测技术难点与核心技术集成, 形成对固体地球深部层圈进行立体探测的技术方法 体系;在不同景观、 复杂矿集区、 含油气盆地、 重大地质灾害区等关键地带进行实验与示范, 形成若干深部探测实验基地; 围绕现代地球科学难题和热点问题, 部署实验研究工作; 实现 深部探测数据的融合与共享, 建立深部探测数据管理系统;

立即下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原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简称物探系)。成立初在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秦馨菱、翁文波和曾融生等的主持和参与下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并迅速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1952年招收了第一批本专科生。其后前苏联专家顾尔维奇、荣可夫、罗加契夫、克维亚特柯夫斯基和诺维科夫等来我系任教,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物探研究生。从此揭开了我系培养高级地球物理和物探专门人才的新篇章。

1954年物探系分设金属与非金属地球物理探矿(简称金属物探)和石油与天然气地球物理探矿(简称石油物探)两个专业。同年秋,为了适应当时国家培养计划的需要,约100名同学转入原北京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1959年又相继成立了放射性物探专业、海洋物探专业、地球物理测井专门化和物探仪器设计与制造专业。后来放射性物探专业与勘探系的部分专业联合成立了稀有、放射性矿产地质勘探系(简称三系),仪器专业也独立成为仪器制造系(简称八系)。1964年海洋物探专业又转为石油物探。同年,仪器制造系被撤消,部分学生转入物探系。1965年三系迁至原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至1965年物探系先后招收本科生十三届(从1952年连年招生),研究生四届(1955、1960、1961、1965),专科生二届(1952、1953) 文化大革命中,北京地质学院迁至武汉,在北京成立了研究生院。1978年北京应用地球物理系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地球物理专业博士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989年北京恢复招收地质学(地质-地球物理复合专业)本科生专业,1997年成立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招收了二届(1997、1998)本科生后转给了信息工程学院,1995年招收了一届粘土工程物探专科生,1996年招收了一届城市工程物探专科生。

1998年物探系与探工系合并,成立了工程技术学院,按照国家新的专业设置,招收勘察技术与工程本科生,2001年成立了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地球物理学两个新专业,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2年3月物探系从工程技术学院分离,成立了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招收地球物理学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本科专业。 2014年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又增加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现有教师5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讲师17人、实验教师6人、行政管理人员4人,聘请刘光鼎院士担任学院院长,杨文采院士和沈旸教授为学术带头人。1960年后出生的专业教师博士化率达100%。学院有博士后3人、博士研究生88人、硕士研究生283人,工程硕士61人、本科生831人。本学科点内设有国土资源部工程地球物理开放研究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是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的组成部分。

拥有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点,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硕士点,地球物理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勘查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建有《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成部分,具有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地球物理甲级资质,地球物理工程检测和辐射与环境13个项目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

“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2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5项,863重点项目3项,863探索课题2项,863、973、国家科技支持等重大项目子课题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国土资源部地调和危机矿山项目14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企业委托横向课题50多项,完成科研经费12735.16万,其中,纵向经费占88%。

近年来在职教师发表国际SCI论文18篇、国内SCI论文52篇、EI论文41篇、核心刊物论文154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和摘要25篇,出版专著/教材7本。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2项。作为第二署名单位获省部级三等奖1项,作为参加人员获省部级二等奖4项,学院组织申报的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在受理中。

学院建有重磁实验室、电法实验室、地震勘探实验室、天然地震实验室、测井实验室、放射性实验室、测控实验室、电子实验室和电子电工实验室8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有针对本课生专业实习的计算机机房和针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计算中心,另有资料阅览室。

1、海洋与深部地球物理:在海洋地球物理研究方面,我院承担了九·五海洋863计划中多项海洋地球物理高技术攻关课题并取得突破,研制完成了一套五分量海底大地电磁仪、四套二分量海底大地电磁仪和海洋水下拖拽式伽玛能谱仪,获得了我国百米水深的第一条海底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填补了我国海洋大地电磁测量和现场放射性测量的空白。在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方面,我院负责完成的国际喜马拉雅西藏高原深剖面探测的大地电磁研究取得了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成果,其论文于1996年在Science(Vol.274(5293),P1694-1696,第一作者)上发表;1998年获原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该成果为代表的地球深部研究在我院十分活跃,继1996年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后,又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科学成果,于2001年再次在Science(Vol.292(5517),P716-718,第一作者)上发表论文;该成果被评选为200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本研究方向对认识中国深部地球物理构造、陆陆碰撞、海陆演化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研究盆地和造山带形成、环境演化和变迁、预测油气、矿产资源以及预报和防治地质、地震灾害等提供基础数据,是我国与国际地球物理界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2、资源与能源勘探地球物理:资源与能源探测技术是我院传统专业,具有较多的积累,已取得的突出成果主要有:三维电磁正反演技术具国际领先地位;位场三维人机交互可视化解释和全方位成像技术、复杂地表条件静校正技术、高保真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等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并成功地实现10项新技术成果被采用,X荧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自行研制的GX-3地下管线探测系统和ZDD3901现场快速石材放射性检测仪分别获得了国家专利和部、国家建材局推广,累计发表SCI论文12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项。在该研究方向我院承担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等课题12项。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我院在电磁场成像、位场成像和放射性探测领域居国内绝对领先和与国际同步水平,在波场成像等领域,某些方面居国内领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物理方法和成像技术不断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比如,在基础地学研究中,急需发展宽频地震数据成像技术和人工地震深反射成像技术;在国土资源大调查和西部打开发中,急需发展金属矿地震勘探理论与成像技术、高分辨轻便电磁法理论和成像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气勘探中,急需发展三维叠前偏移技术;在海洋资源探测中急需发展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新方法与新技术,如烃类水合物地球物理识别技术等;在环保和城市建设领域急需发展西部山区找水方法技术,高分辨无损监测方法理论与技术等。本研究方向面向国家需求,瞄准学科前沿,与高新技术紧密联系,为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现代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和方法技术,对发展现代地球物理、培养现代地球物理高级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城市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X荧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自行研制的GX-3地下管线探测系统、GMD系列分布式高密度电法仪、分布式测温仪及ZDD3901现场快速石材放射性检测仪分别获得了国家专利和建设部、国家建材局推广。面波勘探技术、核磁共振找水技术和探地雷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局国内领先。

本学科点的地球物理实验中心,具有测量密度、磁性、电性和放射性等参数的仪器和古地磁实验室。在GGT地学大段面研究(西藏和东北)、中国三大块古地磁研究、中国东部及其邻区古大陆再造研究、华北岩石圈三维结构、喜马拉雅地区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深部结构和构造研究等重大项目中,我院均是重要的组织者或参加者。累计获部级以上科技进步浆5项、发表SCI论文9篇,为中国大陆构造研究、古大陆再造和动力学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国内岩石物理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科研与教学基地。

岩石物理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是将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与地质紧密结合,进而上升为理论的重要途径,对开展深层次的地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本学科点在深部、资源、能源、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等传统领域成果显著,保持着优势。在海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区调遥感方法、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等新兴领域,起步早,发展快,已形成规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