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9787560886565 | 作 者 | 邵甬、吉斯勒•亚克林(Gisle Jakhelln)、玛丽安娜•科雷亚(Mariana Corre)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9年9月19日 |
页 数 | 779 | 定 价 | 200.00 |
装 帧 | 平装 |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1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乡土建筑科学委员会和土质建筑科学委员会联合年会暨“面向地方发展的乡土和土质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该论文集将汇集国际最前沿的有关乡土建筑和土质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包括5个主题:1、特征、价值与保护;2、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及可能性应对;3、当代保护方法与技术创新;4、面向地方发展的活化利用;5、走向公众的乡土遗产保护。 邵甬,同济大学教授。吉斯勒•亚克林(Gisle Jakhelln),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乡土建筑科学委员会主席;玛丽安娜•科雷亚(Mariana Correia)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土质建筑科学委员会主席2100433B
乡土水生植物有400多种,以禾本科、莎草科、蓼科的广布植物居多。其中睡菜、玉蝉花呈典型的间断分布,睡菜除在杭州分布外国内还有川、黔、云、冀及东北有分布;而玉蝉花除杭州分布外,国内仅在山东和东北有分布。
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喜树Canptotheca acuninat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火力楠Micheli...
土建定额中有土质类别划分,请参阅。
乡土建筑构成了乡村生活的公共空间,它们行使着乡村传统文化和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功能:人们在这里祭奠祖先、婚嫁丧娶、接受教育,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朴实、最率真、最生活化、最有人情味的一部分。当我们渴望回到乡村,重新去发现和恢复乡村生活的活力时,却发现这些代表公共空间的乡土建筑在日渐商业化的进程中被破坏、被符号化,甚至凋敝了。
针对当代中国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面临的综合性难题,本文对目前已有的保护和更新多种模式进行讨论,并分析这些模式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而得出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层面的一些启示性结论。
THURSDAY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各类民俗文化与自然因素的推动下,形成了丰富的乡土建筑遗产。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乡土建筑功能远远不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新时代的乡土建筑应运而生。
传 统 乡 土 建 筑 的 类 型
穴居式 / 院落式 / 楼居式
1.
穴居式民居
黄土高原的窑洞,根据地势砌筑,分靠山式窑、下沉式窑和从平底直接建造而起的窑;该类建筑结构形式均属拱形结构,按窑洞建筑的建造材料分土窑洞、石窑洞和砖窑洞三类。
院落式民居
主要包括北方的四合院和三合院、南方的天井式民居、云南大理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云南丽江纳西族的院落民居,以及福建和广东北部的院落。
楼居式民居
如广西侗、苗、壮、瑶族的“干栏”木楼寨,云南西南部傣族的竹楼,以及四川中西部的吊脚楼;楼居式民居也属木结构民居,以山坡建造较多,居住时自二层起居住,而吊脚一层堆放杂物。
乡 土 建 筑 的 保 护 模 式
就地保护 / 易地保护 / 全面保护
2.
就地保护
完整的保留建筑中的传统乡土文化信息,在一些较为完整的古村落当中,历史风貌及当地特色十分明显,就地保护能够延续这种地域特征。比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西塘、乌镇等。
易地保护
通常指将具有突出价值的乡土建筑遗产从原先基址迁移至另一地段,以拆解重装的方式,严格按原样建造。原因是原址已不适宜保存这样的建筑遗产。
全面保护
保护古老聚落的全部人工环境,持久保护与这些环境相一致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包括传统生活、劳作方式、传统服饰、习俗、手工业等。(忽略了乡村的动态发展)
保 护 乡 土 建 筑 的 实 践 手 段
整体环境/ 建筑发展 / 工艺传承/ 文化延续
3.
保护整体环境
乡土建筑扎根于乡土环境当中,当地自然环境能够直接反映乡土文化与历史进程。
保护建筑发展
乡土建筑是保护的核心部分,不仅仅包括传统民居,还包含了祠堂、宗庙、石桥、教堂、木桥等公共建筑。
保护工艺传承
传统乡土建筑体系与工艺技术能够更强烈的显示出其乡土性,应该被保留、记录,并传承给下一代。
保护文化延续
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收集与整理,疏通文化脉络;注重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
新 时 代 的 乡 土 建 筑
烤烟房/ 窑居改造 / 厂房改造 / 篱苑书屋/ 窑洞民宿/ 保障房 / 土陶厂/ 村口 / 旧谷仓
4.
贵州烤烟房民宿客房改造
天窗的设计,使“光”成为建筑重要的元素之一。白日云影,抑或夜晚星辰,都透过天窗成为房间的一部分。建筑内部的暖光通过窗户散射出来,与冷峻的白墙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
网红“叶良辰”的老家改造
在满足完善一家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提供尽量多的与自然相接触的机会,让生活起居空间里处处都有阳光,处处都有景观,保证每个房间都有良好的通风、采光。
北京惠伦家具厂厂房改造
保留了建筑原有的红砖结构,区域内曾堆放了近千块闲置的西山花岗岩,处理起来费时费力,设计师决定因地制宜,利用原花岗岩原料堆放成“山”,砂石回填为“水”,建筑外围形成自然水系与禅意。
篱苑书屋
由自然产生的建筑到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篱苑书屋自始至终贯彻的设计思路是将人为的介入消隐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形体的简单但又不妨碍对话的丰富,步移景异透射出的是对传统的当代诠释。
西班牙乡村“窑洞”民宿
已有的墙壁和岩石共同围合形成宽敞且材料丰富的空间,建筑师尊重原始结构,点到即止,尽量不对其进行直接的干涉。
墨西哥乡村保障性住宅
满足当地居民所需为基本要求,充分尊重并回应当地传统住宅形式,其功能包括:客厅、神坛、厨房、门廊、卧室、浴室,整合并改善了当地水资源的收集、储蓄、及处理。
重庆“虎溪土陶厂”的活化与转型
充分应用自然地形特征、传统材料和乡村建造技术,将地域特有的空间意象和场所精神融入建筑创作之中,推动传统土陶技艺的活化与再生。
南京桦墅村口乡村铺子
恢复“村口”的公共性,把村口空间重建作为乡村文化生活重建的一个部分。设计按照宅基地原址重建,并在外侧结合村口景观广场和大树,加建一个6×4.8 米的公共性廊子供村民和过往游人休息交流。
高山谷仓公寓
将一座旧谷仓的外壳保留,里面加上了全新的结构,变成高品质阁楼公寓。原来的谷仓底部被挑空,将其改造成停车空间和储物空间。
参考丨《我国乡土建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整理丨小井官 图丨网络
《乡土景观》专题
01.25丨04:乡土道路设计要点
02.01丨05:乡土材料选择要点
03.01丨06:乡土植物设计要点
03.08丨07:乡土文化的再生和表达
03.15丨08:乡土自然与生态旅游
03.22丨09:乡土人文与文化旅游
03.29丨10:乡土农业与观光旅游
—— 以 下 是 沃 田 生 态 品 牌 推 广 ——
沃田生态丨农业综合开发设计
截止目前已完成:国家农业大公园2个;县域农林产业规划4个,农业产业园348个,农业+项目25个(涵盖了亲子、旅游、地产、养老等行业),农业工程类项目53个。
廊坊市·亲子休闲农业园
浙江·轻奢休闲度假区
贵州·中药材产业园
金寨·鲜花岭生态度假村
沃田生态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
截止目前已完成:新农村建设升级(美丽乡村)项目共15个,三峡工程精准帮扶项目62个,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项目8个,人居环境改善248个。
湖北·花园村美丽乡村
湖北·沙洋镇美丽乡村
南京·横溪村美丽乡村设计
南京·高村美丽乡村设计
沃田生态丨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截止目前已完成:水生态文明规划设计项目共2个,河道综合类项目15个,河湖流域水环境修复项目8个,湿地修复类项目23个,水土保持项目9个,农村生活污水工程248个。
九江·水生态文明建设
重庆·江北嘴岸线综合整治
湖北公安·淤泥湖湿地公园规划
南京·桠溪河湿地保护与恢复
业务联系: 冷水泡茶
章博涛 18108663703
转载联系: 小井官
http://www.woteameco.com/
分类
(一)从景观风貌角度划分
乡土景观根据其外在表现形式和人的参与形式主要可分为自然环境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其中人文景观又包括:经济景观、聚落景观、历史文化景观。这几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乡土景观。
1.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由山水、动植物资源和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构成的景观,是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总和,也是—个地区乡土景观框架的基础和大背景。
2.人文景观。
乡土景观以其人文化人性化为特点。人文景观与人类的发展紧密相连,是历史研究的宝贵资源,也是保持景观本土化的关键。
(1)聚落景观。聚落景观是构成乡土景观的重要部分。传统聚落景观由自然环境、建筑、构筑物和建筑外部空间构成,以建筑群构成的景观氛围为主体。
(2)文化景观。乡土文化景观包括物质形态的和非物质形态的。传统乡土建筑中的牌坊、宗祠、碑刻、寺庙、戏楼是乡土文化的物质表现。此外,各地的宗教、民俗活动等也非物质形态景观,也属于乡土历史文化景观的范畴,是各地区乡土景观吸引人们的重点所在。
(3)经济景观。经济景观是乡土景观中与人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部分,是乡土景观的特色所在。乡土景观与人们的生活不可分割,乡土景观中的经济景观包括人们的生产场景、农田、林带生产工具与生产相关的经济作物、动物和有这些元素组成的景观体系。
(二)从空间层次上划分
1.微观层次
——乡土事物。一个或一组事物形成的景观,例如乡村小路旁的一棵大树、遗留在田边的一架水车等。一般是由具象的“物”所构成的,其具有具体的景观形态,给人较为直观的乡土感受、是生活艺术的体现。借鉴这样的元素,将原有的乡土景观艺术化、符号化,从而保留乡土的精神,可以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
2.中观层次
——乡土片段。乡土环境中的一些景观片段,例如乡土聚落景观、农业景观、民俗景观等。这一层次的景观最富有地域特点和乡土原生特色,也是乡土环境中最具感染力和代表性的风景。对于这一层次的乡土景观,应重在保留维护和更新,在规划和进一步设计中,保持其风貌,顺应其特色,营造出和谐美感。
3.宏观层次
——乡土意象。宏观层次的乡土景观即乡土意象,是乡土环境中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给人们的感受。它是以自然纯朴的田园风光为主题,由乡土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所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乡土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土景观的认知过程中。在信仰、思想和感受等多方面形成的一个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景观意境。在乡土景观意象明确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乡土景观规划中。继承和保持传统景观和景观意象是最高原则。 2100433B
低技术立足于乡土自然条件和人文习俗,采用传统经验和营造工艺,运用当地材料和简便易行的技术手段,是高效而经济的建、修方式,是珍贵的遗产智慧,亟待系统总结与发扬。探讨乡土建筑保护领域低技术的理论体系、整体性方略、系统性工艺以及其当代条件下的调适方式,是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拟借助已有成果和进一步调研,通过对乡土建筑在营造和修缮保护两方面的系统梳理和地域比对,分析低技术的整体性框架和系统构成,探讨在低技术策略下乡土建筑营造与维护全过程的完整方法和技艺手法;总结低技策略下营造流程和匠作分工交互的工艺系统模式,研究乡土建筑保护中管理、设计和实施三个层面的规范化操作方法。选取南北方一些主要匠帮为考察主体,通过乡土营造中低技术形态共性和个性对比,探讨其绩效原理和调适方法,探求适应东方木构营造特点的建筑遗产保护模式,进而理论升华并实际应用,以期为乡土建筑保护提供借鉴、指导和参照,为本土化建筑创新提供有益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