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 地 点 | 同济大学 |
---|---|---|---|
类 型 | 研究所 | 范 围 | 结构工程与防灾 |
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和试验技术人员共5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6人,高级工程师 5人,讲师及工程师9人,行政及技术人员11人。研究所是以理论研究为先导、试验研究为基础、工程应用为目标的土木建筑与结构工程类研究机构,长期致力于土木工程防灾领域的科研工作,近年来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各部委和上海市的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共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25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研究所培养了一大批博士和硕士,在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所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并重的原则,承接了大量应用基础研究和实际工程任务,近5年来平均每年完成各类科研项目和工程技术服务项目100多项,为我国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2100433B
工程结构试验中心是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份,由结构抗震试验室、结构静力试验室和结构抗火试验室三个试验室组成,现有试验室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试验设备的固定资产达4000万元人民币,其中有居国际先进及国内领先水平的三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有电液伺服拟动力结构试验系统;有8´8m、8´20m双向反力墙一组,还有大型结构试验机以及各种量测用的传感器、记录仪、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等,为进行结构动力、拟动力和静力试验提供了优良的技术条件,研究所可以承接建筑结构工程领域内的任何开发项目和试验任务。
同济大学在职研究生-结构工程和土木工程施工的具体区别:结构工程以设计计算为主,土木工程施工以现场施工为主。 结构工程是土木工程的六个二级学科之一。研究土木工程中具有共性的结构选型、力学分析、设计理论...
就是同济大学的设计院,这个设计院的院长认命什么的都需要经过学校开会讨论的。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应届硕士研究生一般起薪是多少?月薪?年薪?求详细!
上海建筑工程设计院招聘的应届硕士生起薪5000以上没有问题,做结构设计的工资会更高一些,转正后第一年能达到年薪10万左右,基本就是这个水平。等设计院评上了中级职称,年薪15万以上。高级职称20万以上没...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经国家计委批准,1991年正式通过国家验收,面向国内外开放。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5名,其中工程院院士3名、博士生导师17名。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于今年上半年成立了人居科学研究所.一方面在系院领导的直接支持和监督下,作为全院对于居住环境研究的一个权威机构和对外承接实践项目的窗口;同时,人居科学研究所承担教学计划安排中的居住环节工作,面向全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课.研究所每个成员每年必须提交一篇论文,推荐到全国发行量大的建筑界刊物上发表.
武汉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减灾研究所也是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级学科的的主要支撑力量。
同济大学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由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2018年11月更名而成,原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由工程结构研究所和结构理论研究所于1999年10月合并而成,其前身是1958成立的上海市最早的土木工程研究机构——上海市工程结构研究所和1963年李国豪教授(前校长)组建的结构理论研究室(1964年由国家科委正式批准成立)。2007年成立了建筑物移位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研究所联合校外企业成立了同济大学抗震减震新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联合上海市材料研究所成立了上海消能减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15年7月起逐步联合七家国际知名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了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试验室(ILEE),于2015年12月通过教育部认证,2016年12月通过科技部认定,2019年4月通过教育部验收。
同济大学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不断拓展与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香港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在建筑结构抗震新技术应用方面已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等10多所国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研究关系;自2007年起举办试验结构工程进展国际会议(AESE)和光华学术论坛(Kang-Hua Forum)等系列国际会议;为将“卓越人才培养”探索不断推向深入,防灾系积极推进境外合作培养计划的实施,结构工程专业和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已与台湾逢甲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建立了硕士双学位的联合培养机制;教师和学生国际交流活跃而充实;已形成有特色、多方位、主动型、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系,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化合作研究模式。
防灾系是承担教学工作的实体机构,从1978年恢复建制后一直招收和培养研究生,主要招收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风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6年后开始负责“工程防灾与风险评估”课群组的本科生教学和培养工作。防灾系在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作出了显著的成绩。
同济大学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结构试验中心是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份,由结构抗震试验室、结构静力试验室和教学试验室三个试验室组成,现有试验室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配有8m ×8m、8m ×20m、15m ×30m反力墙及刚性台座。其试验设备的固定资产达5000万元人民币,其中有居国际先进及国内领先水平的三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有多功能拟动力结构试验系统、阻尼器性能测试系统、大型结构试验机等;以及各种量测用的传感器、记录仪、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等,为进行结构及构件动力、拟动力和静力试验提供了优良的技术条件。
同济大学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现有教职员工59人,其中教授22人(包括外籍专家1人),副教授12人,高级工程师3人,讲师及工程师8人,行政及其他技术人员14人。防灾系是以理论研究为先导、试验研究为基础、工程应用为目标的土木建筑与结构工程类研究机构,长期致力于土木工程防灾领域的科研工作,近年来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各部委和上海市的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了1000多篇论文,共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44项,国家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6项。防灾系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并重的原则,承接了大量应用基础研究和实际工程任务,近5年来平均每年完成各类科研项目和工程技术服务项目280余项,为我国许多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 2100433B
为进一步整合武汉大学在水利水电工程风险与防灾领域的研究力量,凝聚一批从事水利水电工程风险评估与防灾减灾研究的学术队伍,提升武汉大学在水利水电工程风险评估与防控领域的影响力,武汉大学于2018年1月下旬成立了武汉大学工程风险与防灾研究所,2018年3月第二届全国青年工程风险分析和控制研讨会暨武汉大学工程风险与防灾研究所揭牌仪式在武汉召开,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KK Phoon教授、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黄介生教授等嘉宾共同为研究所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