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试验坝—陆水蒲圻水利枢纽志》是陆水蒲圻水利枢纽的工程专志,以枢纽建设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为主线,以建设、运行、管理中的试验、创新、变革为重点,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二、本志以志为主体,划分为两篇10章;志首设“概述”,志末设“大事记”、“附录”。章节以下层次按一、(一)、l、(1)序号表示。
封面
三峡试验坝——陆水蒲圻水利枢纽志
题词
图片
陆水流域图
1960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在湖北省省长张体学、长办主任林一山的陪同下,视察陆水工地。
1986年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任重视察陆水水利枢纽。
湖北省省长张体学检查混凝土预制块试验情况
长办主任林一山与苏联专家巴克塞耶夫在基坑施工现场
王任重题词
林一山题词
陆水水利枢纽主坝
1号副坝北渠首
2号副坝泄洪闸
3号副坝
垂直升船机
8号副坝
电站中控室
主厂房发电机组
主厂房机旁装置
电站开关站
北干渠
增建2号副坝泄洪闸
河床外露部分为主坝下游围堰防渗墙体
主坝混凝土预制安装筑坝
3号副坝首次泄水
8号副坝人工碾压
护坦混凝土浇筑
倒挂井施工
泄洪闸门安装
苏联动力工业部专家参观2号副坝倒挂井施工
美国垦务局专家考察陆水库区
4号机组设备更新
机组增容改造
水轮机转轮组装
陆水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心站
8号副坝测压管水位遥测试验
陆水电站使用的国内第一台晶体管电液调速器
高114米的陆水防汛微波通讯铁塔
陆水电站使用的国内第一台晶体管继电保护装置
自行研制生产的可编程序控制装置
自行研制的国内第一台可控硅励磁装置
自备电厂竣工典礼
自备电厂剪彩揭牌
自备水厂竣工揭牌
自备水厂过滤池
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
陆水建筑勘察设计院
陆水电厂试验大楼
设计院设计工作室
国内唯一的微型水轮发电机组试验站建在陆水工地
陆水大坝变形观测
承担施工的杜家台分洪闸加固主体工程
微型发电机组在边防哨卡运行
进行遥田水电站机电安装
承担施工的青山水库整险加固工程
进行长岭炼油厂金属结构安装
承担施工的军山湖1号泄水闸改建工程
进行大峪口磷石膏渣场渣坝基防渗帷幕施工
承担施工的107国道中伙铺立交桥
日照千岛湖
库区竹排放运
千岛湖——陆水库区风光
电站环境绿化
水上竞赛
蒲圻水上盛会在8号副坝举行
《三峡试验坝——陆水蒲圻水利枢纽志》编纂委员会
编撰人员名单
序一
序二
前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建设篇
第一章 勘测设计
第一节 工作过程
第二节 枢纽布置与规模
第三节 主要技术问题
第二章 预制安装筑坝试验
第一节 试验过程
第二节 预制块设计
第三节 接缝胶结试验
第四节 预制安装筑坝的实施
第三章 建设期其他试验
第一节 砂基固结灌浆试验
第二节 晶体管控制技术试验
第三节 通航建筑物试验
第四节 水库拦鱼试验
第四章 工程施工
第一节 施工过程
第二节 导流工程
第三节 土石方工程
第四节 混凝土工程
第五节 基础灌浆与减压工程
第六节 金属结构与机电安装
第七节 施工管理
第五章 水库移民
第一节 淹没处理设计
第二节 移民安置
第三节 移民遗留问题处理
管理篇
第六章 工程管理
第一节 管理体制与机构
第二节 水文测验
第三节 大坝安全监测
第四节 水库调度
第五节 主要建筑物管理
第六节 发供电管理
第七章 工程扩建与增容改造
第一节 防洪加固工程
第二节 自备电厂兴建
第三节 自备水厂兴建
第四节 直供电网增容改造
第五节 电厂改造增容工程
第六节 增建防汛微波通讯工程
第八章 运行期试验与研制
第一节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第二节 大坝监测试验
第三节 机电试验
第四节 泄洪闸门启闭微机监控系统研制
第九章 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体制改革
第二节 多种经营
第十章 效益
第一节 防洪
第二节 灌溉
第三节 发电
第四节 城镇工业及生活供水
第五节 航运、养殖、旅游
第六节 试验及人才培养
大事记
附录
一、历届党政、技术负责人名录
(一)历届党委、纪委负责人
(二)历届行政及技术负责人
二、历届先进人物名录
(一)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二)工程建设初期的先进人物
(三)全江先进生产(工作)者
(四)立功竞赛一等功名单
三、科技论文及获奖情况
(一)科技论文一览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会议发表交流)
(二)主要获奖情况
四、重要文献
林一山同志给周总理和水电部党组的电报及中央领导同志批阅件
国务院关于长滩、陆水两枢纽作混凝土预制块安装修建大坝的决定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关于成立施工试验总队的通知
水电部关于“蒲圻水利枢纽初步设计”的补审意见
水电部关于陆水工程关门蓄水的电报
长办革命委员会函复蒲圻枢纽汛期宣泄小流量时的操作调度问题
长办革命委员会关于蒲圻枢纽汛期宣泄中小流量时闸门操作调度补充意见
水电部对陆水蒲圻水利枢纽防洪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水利部关于陆水蒲圻水利枢纽泄洪开闸批准权限的批复
水电部关于陆水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报告的批复
长委对“关于呈送《陆水试验枢纽水库调度规程》的报告”的批复
版权页
主要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矛盾。建设长江三峡等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的作用,就是要在洪水期拦蓄洪水减小洪峰流量(降低洪涝灾害),在枯水期加大水资源的供应(减少干旱的威胁)。 从2006年起到2007...
在长江的上中游的分界处,主要作用是防洪、发电。灌溉
1、防洪: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米之间。如遇1954年那样的洪水,在堤防达...
采用三维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法对陆水蒲圻宽缝重力坝闸墩纵缝下端出现裂缝的情况进了多种工况的计算。结果表明裂缝是由温度荷载、水荷载以及坝体本身自重的共同作用造成的 ,在现有荷载状况下 ,闸墩裂缝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因此提出了粘贴钢板的加固处理措施 ,并对钢板在闸墩上的搭接长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最后得出了一种既能保证加固效果又能减少工程造价的加固处理优化方案
早在20世纪初孙中山就提出过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1932年中国全国经济委员会曾草拟了在黄陵庙、葛洲坝等处修建低坝的计划。1944年中国资源委员会与美国垦务局的J.L.萨维奇博士等协作进行了建坝方案的研究,提出在南津关建坝的扬子江三峡计划的初步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江水利委员会于1959年提出《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要点报告》,在此前后作了大量勘测、科研和规划设计工作。1986年水利电力部组织各方专家对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根据论证成果,长江水利委员会于1989年提出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国务院审查后,提请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92年4月3日通过,将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万里长江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坝,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伟大的工程,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巨大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水利枢纽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都体现了我国当前水电建设的最新成就,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约3公里处。长江出三峡峡谷后,水流由东急转向南,江面由390米突然扩宽到坝址处的2200米。由于泥沙沉积,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坝、西坝两岛,把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为长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节断流。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横跨大江、葛洲坝、二江、西坝和三江。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由船闸、电站厂房、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建筑物组成。船闸为单级船闸,一、二号两座船闸闸室有效长度为280米,净宽34米,一次可通过载重为1.2万至1.6万吨的船队。每次过闸时间约50至57分钟,其中充水或泄水约8至12分钟。三号船闸闸室的有效长度为120米,净宽为18米,可通过3000吨以下的客货轮。每次过闸时间约40分钟,其中充水或泄水约5至 8分钟。上、下闸首工作门均采用人字门,其中一、二号船闸下闸首人字门每扇宽9.7米、高34米、厚27米,质量约600吨。为解决过船与坝顶过车的矛盾,在二号和三号船闸桥墩段建有铁路、公路、活动提升桥,大江船闸下闸首建有公路桥。两座电站的厂房,分设在二江和大江。二江电站设2台17万千瓦和5台 1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96.5万千瓦。大江电站设14台1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75万千瓦。电站总装机容量为 271.5万千瓦。二江电站的1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水轮机,直径11.3米,发电机定子外径17.6米,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之一。二江泄水闸共27孔,是主要的泄洪建筑物,最大泄洪量为83900立方米/秒。三江和大江分别建有6孔9孔冲沙闸,最大泄水量分别为10500立方米/秒和20000立方米/秒,主要功能是引流冲沙,以保持船闸和航道畅通;同时在防汛期参加泄洪。挡水大坝全长2595米,最大坝高47米,水库库容约为 15.8亿立方米。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研究始于50年代后期。1970年12月30日破土动工。
1974年10月主体工程正式施工。整个工程分为两期,第一期工程于1981年完工,实现了大江截流、蓄水、通航和二江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第二期工程1982年开始,1988年底整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所获荣誉
2017年3月15日,被水利部确定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