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 省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要求,指导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推进绿色建造和绿色发展,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6〕71号文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山东省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项目(以下简称示范工程)是指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以及各类装配式混合结构、组合结构的新建建筑,主要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第三条 示范工程采用的技术体系应先进、可靠,安全、节能、绿色、环保等性能优异,在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等方面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具有较好的性价比,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协调。
第四条 示范工程的项目申报、评审认定、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 示范工程优先享受国家、省相关支持政策,择优推荐申报住房城乡建设部示范项目。各地在制定优惠政策时,应向示范工程倾斜。
第二章 项目申报
第六条 申报主体原则应为项目建设单位或者工程总承包单位,也可由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与技术研发、设计、施工、装修、部品部件生产等单位联合申报。
第七条 申报程序:
(一)申报主体经项目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意,向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地区示范工程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择优推荐上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第八条 项目申报条件:
(一)应符合建设工程管理程序,已取得立项批文、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征地批复文件或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等前期建设手续;
(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单体建筑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000平方米,住宅小区等群体项目示范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0000平方米,木结构建筑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000平方米;
(三)项目技术策划选定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应先进、合理,装配率等指标应达到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A级以上要求;
(四)住宅示范工程应在项目方案设计阶段进行申报;其他示范工程可在方案设计阶段申报,也可在初步设计等阶段进行申报。
第九条 申报材料:
(一)示范工程申报表;
(二)项目立项、土地使用等审批文件;
(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四)装配式建筑技术策划文件(含技术策划报告、技术配置表、经济评估等);
(五)方案设计文件或初步设计文件。
第三章 评审认定
第十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评审专家委员会,对各设区市推荐上报的示范工程进行评审。评审应在施工图审查之前进行。评审分为方案评议和技术审查,初步设计阶段申报的仅进行技术审查。按规定需要进行初步设计等审查的工程,技术审查宜同步并联进行。
第十一条 方案评议内容主要包括技术策划方案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结构类型、技术体系、标准化设计、建筑围护系统、内装体系和技术配置、经济性评估等。
第十二条 技术审查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内装专项说明相关内容,设计图纸应表示采用装配式建筑设计技术的内容,预制构件分布情况与技术相关说明、结构典型连接方式、施工吊装、临时支撑要求及建筑电气设备、管线敷设等。
第十三条 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般由5~7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应客观、公正,遵循回避原则,并对评审结果负责。
第十四条 通过评审的,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上公示5日;经公示无异议的,予以认定和公布,并按规定纳入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不符合示范条件的,不予认定。
对符合相关规定的示范工程一并纳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示范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审查应落实方案评议和技术审查要求的内容,通过施工图设计审查后的施工图等技术资料应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备案。
第十六条 示范工程应当采用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发包承包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十七条 依法必须招标的示范工程,装配率符合有关规定的,可采用邀请招标方式;对需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或专有技术建造的,依法可不进行招标。
第十八条 示范工程应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开发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建立基于BIM的服务平台,推进BIM在工程设计、生产、运输、装配、运维、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共享和应用,实现各参与方在各阶段、各环节的协同。
第十九条 示范工程各参建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实施方案等组织实施,及时总结完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应用技术;示范工程实施单位应定期向上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送统计报表等进展情况。
第二十条 示范工程施工、监理、部品部件生产等参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编制关键工序、关键部位质量安全控制资料和专项方案,落实各方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第二十一条 市、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应按照《山东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等国家、省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要求,对参建主体质量安全行为和实体质量安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鼓励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和质量责任追溯。在资质管理、造价定额、质量安全监管、竣工验收、装配式建筑工人培训、技能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示范工程的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顺利实施。
第二十二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或其委托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应加强全省示范工程实施全过程的指导检查,在主体工程施工期间进行一次中期检查;对示范工程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技术审查落实情况和计划安排的完成情况等进行抽查,并通报中期检查、抽查结果。
第二十三条 鼓励示范工程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或以上标准进行设计。鼓励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百年建筑示范、国家康居工程示范、住宅性能认定、BIM技术应用示范及绿色施工示范等相结合,打造综合示范工程,实现建造方式与建筑性能整体提升与发展。
第二十四条 示范工程竣工后,经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意,由示范工程实施单位向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进行评估核验。
第二十五条 中期检查、抽查发现存在问题或未通过评估核验的示范工程,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商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责令限期整改,在规定整改期限内仍不能达到要求的,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撤销其示范工程认定。
组织实施过程中,因违反国家、省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管理及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等有关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的,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撤销其示范工程认定。
第二十六条 示范工程组织实施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三年,并应在工程总承包建设合同约定的期限内竣工。如因特殊原因需延期或变更的,实施单位应提出书面延期或变更申请,经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原省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工程项目竣工后,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核验,经评估核验,达到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要求的,认定为省示范工程。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7年11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1月9日。2100433B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细则 2015(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示范性,统一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一)河道、分滞洪区堤防的管理范围从堤脚量起,堤防内5米至20米,堤防外10米至30米;安全保护范围为堤脚以外50米至100米。 有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围包括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属于国家所有的滩地、两...
隐蔽工程是指地基、电气管线、供水供热管线等需要覆盖、掩盖的工程。 ①基坑、基槽的验收。在地基加固处理(包括加垫层、换土、夯实、固结处理和打桩等)以前,对开挖平整以后的基坑、基槽的土质和承载力进行检...
第一章 总则\r\n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部署要求,规范完善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依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附件 11: 山东省装配式建筑示范申报书 (部品生产类) 厂 区 名 称 生 产 单 位 (盖章) 申 报 时 间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 东 省 财 政 厅 2016 年 3 月 填报说明 1、 厂区名称应填写具体工厂或车间名称。 2、 生产单位应填写预制构件、 建筑部品生产企业法人单位的名称。 3、 生产设备信息填写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一、基本情况 厂区名称 厂区地址 生产单位 生产单位地址 邮 编 法人代表 联系人 及职务 办公电话 办公电话 手 机 手 机 邮 箱 邮 箱 注册资本 企业类型 厂区占地面积 (m2) 年生产能力 员工总数 厂房建筑面积 (m2) 开工时间 竣工时间 投产运营时间 二、生产设备基本信息 设备名称 生产厂家 相关参数 混凝土 生产系统 混凝土 输送系统 流动模台系统 清扫机 脱模剂喷涂机 振动台 布料机 赶平机 预养库 收光机 蒸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鲁建节科字〔2017〕29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乡建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6〕71号文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7〕28号)要求,规范我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我厅制定了《山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7年9月5日
山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部署要求,规范完善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依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基地)是指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较好的产业基础、技术先进成熟、研发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注重装配式建筑相关人才培养培训,能够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的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
第三条 产业基地的申请、评审、认定、公布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产业基地应符合省、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遵循产能适度、布局合理、规范有序、良性发展的原则。
鼓励各市结合当地实际,以产业基地为龙头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
第五条 产业基地优先享受国家、省、市相关支持政策,择优推荐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第二章 基地申请
第六条 产业基地分为部品生产、集成应用、科技研发等类型。
部品生产类企业为具有一定产业化规模的预制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整体厨卫、内装等部品部件生产企业或装备制造企业。
工程应用类企业指具有房地产开发、工程施工、建筑设计、一体化装修、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管理等有关能力的企业集团或产业联盟。
科技研发类企业为具有较强技术力量、科研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企业等。
第七条 产业基地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市场信誉良好,综合实力在行业发展中居领先地位。
(二)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技术研发团队素质高,研发投入费用占同期销售收入比例1%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和技术标准体系,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水平高。
(三)具有完善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生产、检测设备齐全,生产工艺、装备先进。
(四)申请部品生产类产业基地的企业,产品先进成熟完善,预制混凝土部件、钢结构建筑部件、部品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分别在10万立方米、5万吨、1万台(套)以上,产品已累计在10万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
(五)申请集成应用类产业基地的企业,相应具有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施工总承包资质、设计甲级资质、监理甲级资质,以及与产业能力相适应的标准化水平和技术、资源整合能力,已累计实施10万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近两年内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六)申请科技研发类产业基地的单位,承担过2项以上装配式建筑方面的省部级科研项目,主编或参编过2个以上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获得过省部级科技奖项。
鼓励拥有国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申报产业基地,并予以优先支持。
(七)其他应具备的条件。
第八条 申请产业基地的企业向当地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产业基地申请表;
(二)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含企业概况、申报产业基地的目的及必要性、企业核心技术和主要产品、工程实践情况、优势分析、工作目标、进度计划、保障措施等;
(三)企业营业执照、资质、科技成果鉴定、专利等相关证书;
(四)企业管理制度、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五)技术标准体系;
(六)其他应提供的材料。
第九条 同一申报单位只允许申报一种类型的产业基地,申报单位为基地的建设和运营单位。
第三章 评审认定
第十条 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根据当地产业布局情况,负责对本辖区内申请产业基地的企业进行初审,择优推荐申报。
第十一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各市推荐申报产业基地的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查。
第十二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评审专家委员会,对通过审查的企业进行评审。
第十三条 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般由5—7名专家组成,根据参评企业类型选择装配式建筑科研、部品部件生产、装备制造、开发、设计、施工、装修、工程咨询、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委员会应客观、公正,遵循回避原则,并对评审结果负责。
第十四条 评审内容主要包括:
(一)产业基地是否符合省、市产业布局;
(二)产业基地的基础条件;
(三)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和计划安排;
(四)技术体系先进、成熟性,部品部件生产情况;
(五)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六)实际工程应用业绩;
(七)其他应评审的内容。
第十五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符合条件的,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上公示5日;经公示无异议的,予以认定和公布,颁发牌匾及证书,并按规定纳入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奖励计划;不符合条件的不予认定。
对符合相关规定的产业基地一并纳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产业基地应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并认真组织实施。规划期限原则上为三年。
第十七条 产业基地应于每年的1月15日前,按规定向上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送年度发展报告、统计报表等相关情况,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连续性,并接受监督检查。产业基地研发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没有省或国家技术标准的,应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或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论证。
第十八条 市、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产业基地的日常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检查和考核。
第十九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或其委托单位对产业基地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实施计划完成情况,以及质量保证体系、产品质量和工程应用情况等进行抽查,并通报抽查结果。
第二十条 未完成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的产业基地,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商当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整改期限内仍不能达到要求的,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撤销其产业基地认定。
第二十一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每三年对产业基地进行评估,评估合格的继续认定为产业基地,评估不合格的撤销产业基地认定。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施行后,原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示范基地(产业园区)有关规定同时废止。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对原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示范基地(产业园区)进行全面评估。经评估,符合要求的,认定为产业基地;达不到要求的,撤销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示范基地(产业园区)认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7年9月11日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9月10日。 2100433B
据了解,山东省将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支持、技术标准、产业培育、示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省累计建设装配式建筑624.2万平方米,已经具备大规模发展的基础。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创设了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规定在土地出让环节提出住宅产业化技术要求,并将产业化技术列为开发建设项目综合验收内容。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明确要求,并将装配式建筑纳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给予示范项目每平方米100元的资金奖励。
山东省级财政累计列支1280万元,先后组织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机制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研究”等13项重大课题攻关。发布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等3项地方标准,编制发布了《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广应用技术体系公告》、《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推广应用技术公告》、《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补充定额》、《装配式保障性住房户型优选图集》。该省充分考虑工程需求、使用习惯、产业基础等因素,重点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适当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确立了“公益优先,分类推进”的发展思路,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办公楼及医院、学校等各类公益建筑率先采用装配式建筑,在城镇新区建设、重要功能区建设、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工程中明确并逐步提高装配式建筑比例要求;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住宅;加快淘汰现浇楼梯、楼板,强制推行标准化预制楼梯、叠合楼板。
2014年~2015年,山东省财政安排资金7900万元,支持创建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组织开展两批、17项试点项目建设,项目规模达80万平方米。2016年,启动了18项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预拨省财政奖励资金3158万元,示范面积88万平方米。试点示范激发了装配式建筑发展活力,目前全省累计建设装配式建筑624.2万平方米。
该省充分整合国家、省现有财税、金融、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发展装配式建筑企业。山东万斯达集团等8家企业先后被批准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55家企业被列为省级生产基地。记者在万斯达集团采访时了解到,该企业既能生产装配化所需的部品,也能生产制造部品的机械设备。据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树辉透露,随着科技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现在装配化建筑的建造成本已经与现场施工的建造成本持平,装配化生产基地的服务半径能达到200公里。
截至2015年年底,山东省已有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18家、生产线48条,年生产能力达480万立方米;钢结构加工企业400余家,集成厨房、整体卫浴产能分别达到218万平方米和20万套。全省初步形成了装配式构件生产、钢铁、门窗、太阳能、整体卫浴、厨卫设备等全产业链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