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近代以来上海城市典型的贫困社区——棚户区为个案对象,以其景观的扩展为依托,以其污名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为主线,揭示与之相关的城市文化心态的内容和演变机制。 本书详细描述了贫困文化心态在中国大都市的表现及其形塑过程,并与西方大都市的贫困文化模式进行比较,从历史学与社会生态理论相结合的视角探讨我国城市贫困群体融入城市社会的曲折性及其文化特征。
出版社: 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34850D.2782
版次:01版01次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页数:267
序
第一章绪论
一、问题缘起:城市贫困群体的融入问题
二、上海棚户区案例的意义
三、棚户区的概念及学术研究取向
四、西方学界的“贫民窟”概念及贫困污名的研究
五、本书的分析框架:基于景观的棚户区意象和污名
六、相关概念、资料和方法的说明
第二章乡村聚落的瓦解与棚户区的发生:兼论污名的物质基础
一、基于乡村聚落瓦解的棚户区发生机制
二、城市周边河道体系的瓦解
三、基于淤塞河道的低价值土地
四、乡村风水形势的涣散
五、本地人进城与外来移民落脚
六、本章结论
第三章矛盾的“城市性”:棚户区扩展时期的城市心态
一、根据租界市政档案的勾勒:城市性的凸显
二、根据媒体资料的勾勒:矛盾的“城市性”
第四章城市居住生态图景中的棚户区
一、棚户区景观的时空复原:资料与思路
二、城市居住生态图景:景观与意象的分类
三、1989年虹口区的聚落生态地图
四、杨浦区棚户区发生的时间过程
五、本章结论:基于景观泛化的污名
第五章“权力范式”下的污名构建与历史传递
一、市政档案与主流媒体:棚户区负面形象的“定调”和初步传递
二、历史学者与大众文学:棚户区记忆的再建构与再传递
三、本章结论
第六章大众化的“住房贫困”情结:基于《上海文学》的分析
一、文本分析:表面的“失真”与心态的“真实”
二、普遍存在的“住房情结”
三、“住房贫困”心态的延续与累积
四、本章结论:“住房贫困”情结并非棚户区的贫困文化
第七章景观、意象与污名的嬗变:基于棚户区聚落地名的分析
一、媒体所使用棚户区地名的资料价值
二、景观、地名的存续与意象的嬗变
三、污名是否延续?
第八章棚户区人群的代际融入与污名感
一、定居上海的过程及其社会背景
二、职业身份的变化过程
三、教育程度的变化过程
四、融入程度与污名感
五、本章结论
第九章“局外”人群的棚户区意象
一、“意象空间”方法与“上海人”概念
二、年轻知识人群的棚户区意象
三、新一代上海籍知识人群的棚户区意象
四、市民的棚户区意象
五、本章结论
第十章本书结语
一、底层居住区的污名以景观为物质基础
二、景观的更替与污名的存续不完全同步
三、目前的“棚户化”倾向与新的污名内涵
四、棚户区污名及其社会效应并不构成贫困文化
附录:参考文献 2100433B
棚户区是指简易结构房屋较多、建筑密度较大、房屋使用年限较长、使用功能不全、基础设施简陋的区域,棚户区改造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税收优惠政策;
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两大部分。其中,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林区棚户区、...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情况介绍 泉山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徐州市泉山区,项目总占地面积4097亩,总拆迁面积128万平方米,总投资671999万元,目前,项目可研、环评、建设用地、等...
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 (2009-11-18 )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 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改造实施意见的通知 豫政办 〔2009〕154 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 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城市 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 已经省政府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 ,认真贯 彻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十一月五日 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改造的实施 意见 省发展改革委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省财政厅 省国土资源厅 (二○○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 推进城市棚户区、 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 措 , 是省委、省政府为扩大内需、改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作出的重大决策 ,对提升 我省城市居民居住水平、改善城市环
2009年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园林城镇申报年。为做好2009年的申报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4月15日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国家园林城市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建城
【学员问题】城市文化景观的现状与问题?
【解答】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成都城市化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城市的规模也逐渐扩大。显然,一个规模逐渐扩大的城市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在构成城市文化景观的诸多因素中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城市的文化景观有历史上形成的,也有新近形成的。比如,凡是到过上海的人都对市政府旁的上海博物馆独特的鼎形建筑设计以及其丰富的收藏印象深刻;凡是到过重庆解放碑的人对已经相当现代化的都市建筑包围下的那座不太高但已有数十年历史的纪念碑印象深刻;凡是到过北京的人对有着古老故宫和前卫鸟巢,传统与现代反差巨大的城市印象深刻……。在成都,人们能看到的历史遗留的城市文化景观可能也只能局限在宽窄巷子,离开了宽窄巷子,在成都可能很难再有能体现出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景观。而新的城市文化景观还没有形成特色,还无法代表成都的城市精神。
应该说,在成都值得一看的文化景观特别是新文化景观还是少了一些。而一些旧文化景观往往在城市的改造与升级中悄无声息地集体野死亡冶,如成都的大慈寺片区,文殊:片区、水井坊片区;以及象北京曾经成片的胡同、一些本来很有地域建筑特色的中小城市或小县城。现在,到处都矗立起大同小异的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现代化建筑、广场和文化公园,一些硕果仅存的保存稍好的旧城区、古镇现在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如成都的宽窄巷子、洛带、黄龙溪等地。可以说,在成都城市新文化景观建设随大流而出现的千城一面的现象,使得成都本来有自己特色的城市特点基本消失了,这应该说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情。而在欧洲的不少城市,这些曾遭受过两次世界大战炮火的城市的风采依旧,成片的传统建筑保护得相当好,给人感觉文化底蕴深厚。而在成都,经常老百姓口中的少城、皇城都已成为历史,让人心痛。
这里以城市景观雕塑(简称城雕)为例,说明城市新文化景观建设的一些问题。应该说,建国以后不少城市的城雕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比如,重庆的歌乐山主体雕塑,兰州的黄河母亲雕塑等等,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形象。建国前的一些公共区域的名人雕塑,如南京、武汉、成都等地的孙中山雕塑、虽然在体量巨大的城市新建筑的包围下显得略小,但风采依旧。1982年,经文化部和建设部批准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成立,随后全国各地也陆续成立了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机构,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法制法规,但城雕的总体水平还是给人感觉有待于提高,主要的问题有:一是同质化现象突出;再是作品艺术感染力弱、视觉效果差。显然,中国的城市并不缺雕塑,但缺有着良好人文精神与技法水平的,能够很准确把握一座城市文化特色的好雕塑。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学员问题】城市文化景观的基本定义与分类?
【解答】文化景观是指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出某一文化体系的文化特征和某一地区的地理特征。美国学者苏尔在建立其文化地理学体系中就明确地提出了野文化景观冶概念,其核心论点就在于强调景观的文化属性。①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文化景观概念纳入到叶世界遗产名录②中,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一般有三个类型:一是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园林和公园等设施,经常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有联系;二是有机进化的景观,包括残遗物(或化石)景观和持续性景观。三是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多列入叶世界遗产名录曳。于城市文化景观往往是人类精神对自然的加工,是人类社会组织制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载体,在公民社会中其主旨是追忆、展示和传承本土文化,强调其公共性、艺术性与民主性。可以说,城市公共文化景观不但是城市的内在基因,也是外在的文化名片与重要旅游资源。
本文仅探讨的第一类型的文化景观,即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新文化景观。而即便是该类型也包括相当多的内容,如城市雕塑、城市广场、地标性建筑、文化体育场所及设施等等。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解读城市文化》一书是作者积!“多年的认识,思考和实践感悟,在发表大量文章的基础上,撰写的关于城市文化学科的理论著作,构成了城市文化导论,内涵,思想,表征,特色,建设,观察和发展的章节系列和内容。首先提出城市文化是城市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城市发展文化力的论述,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城市文化学科,包含城市思想文化,自然山水文化,历史文化,空间形态布局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景观文化,社区文化,地名文化以及标志性文化等在内的构成内涵和城市文化发展主要思路。重点对我国城市文化思想特征,城市文脉与文态以及城市文化发展脉路,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等进行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述&对城市文化特色进行了不同的典型实例分析,对城市文化建设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总结,论证了‘城市要发展,特色不能丢(和加强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城市文化现象,印象和城镇化发展中城市文化问题的观察,揭示我国城市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应有的对策和瞻望。最后,对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走势,构想和目标作了明确的概括,指明城市文化是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