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绿乔木,高达17米,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胸径30厘米 ,树皮灰色,揉枝叶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黄白色微柔毛,老时毛渐脱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10~27厘米,宽4~9.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微柔毛,干时两面网脉均很明显,叶柄长1.5~2厘米,疏被微柔毛,托叶痕几达叶柄中部。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长3~4厘米,宽3~5毫米;雄蕊的药隔伸出长尖头;雌蕊群被微柔毛,雌蕊群柄长约4毫米;心皮多数,通常部分不发育,成熟时随着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时鲜红色。花期4~9月,夏季盛开,通常不结实。
黄桷兰喜阳光充足,暖热多湿气候,以及通风环境,不耐低温,根肉质,怕积水,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及壤土能促进它的生长和发育。
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现广植于东南亚,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栽培极盛,长江流域各省区多盆栽,在温室越冬。
黄葛兰与黄桷兰的区别:1、黄桷兰(学名:Ficus virens),又名大叶榕、马尾榕、也被误作为黄桷树,但在南方汉语音里,“桷”“葛”同音,因此有“黄桷”之误。黄桷树并非出产黄桷兰(黄葛兰...
黄葛兰花是有毒的,其叫做秋水仙素,有,所以是不能泡茶的.主产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及西南部,印度、缅甸、越南也有分布。我国的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长江以南各省区有栽培。我国福建、两广、云南、四...
蝴蝶兰属于单茎类的兰花,但茎极短,被大片的椭圆形叶所遮盖、几乎无法明显的看出来。叶的颜色因品种之不同,可分为绿色、绿面红背及斑叶红背三种。根系的根尖也有绿白根及赤红根之分。花茎的长短因品种之不同而差异...
黄桷兰的繁殖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嫁接法为切接和腹接。一般以紫玉兰作砧木进行切接和腹接,易操作并可批量生产。
第3年2月下旬选直径1cm左右健壮紫玉兰作砧木进行嫁接。嫁接前1周适度对砧木苗灌水,促使砧木形成层活跃,去除砧木近地面10cm左右分枝。接穗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开花性状良好的母株上采集,选取生长期为1~2年的黄桷兰外围发育枝枝条作接穗。接穗长度为7~10cm,带上1~3个饱满嫩芽。
进行腹接的,先将接穗削一长约3.5cm的长削面,再在长削面的对面削一长约0.8cm的短削面,然后用切接刀在砧木近地面8~10cm处倾斜向下切一长约4cm左右的接口,将砧木接口轻轻推开,迅速插入接穗,长削面紧靠里面,短削面朝外,使接穗削面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最后用韧性好的嫁接膜条将接穗和砧木包紧包严。
进行切接的,在距离地面8cm左右截去砧木,截口应平滑,稍倾斜,不撕裂。首先用切接刀将接穗削一长约3.5cm的长削面,再在长削面的对面削一长约0.5cm的短削面。然后在砧木切面偏低的一边,用切接刀切开一长3cm左右的切口。将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如不能两边对齐,则要一边对齐。最后用韧性好的嫁接膜条包紧包严。
黄桷兰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好,排水通畅,pH值在5~7之间的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上种植为好。地块应选择在晚霜不易发生,避风向阳的南坡,平缓北坡地,开阔的谷地及平地,切不可选择坡度过大和冷空气易沉积的地块种植。
在开春3月份或9~10月份进行移植,移植前对移植地深耕细耙,改良土壤,使土壤疏松,增强透气性和保水能力,按株行距3.3m,667m2栽60株进行挖穴定植。定植前,每穴撒入磷肥0.1~0.15kg或腐熟的有机肥2~2.5kg,盖上细土。将黄桷兰嫁接苗带土移植于穴中,用细土逐层盖至嫁接口下并踏实,定植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上覆一层细土防湿土干裂,并覆膜或盖一层湿稻草。此后常检查土壤干湿情况,干时要及时浇水。
黄桷兰开花早,嫁接后第2年即可开花。春肥、夏肥以施氮磷钾复合肥,秋肥施磷钾肥为主,由于黄桷兰不耐低温,夏季过后要减少氮肥的用量,采用沟施,或者结合下雨撒施,施于树冠滴水之外。施肥用量视树龄、树干大小而不同,幼年树每株每次0.1~0.5kg,成年树每株每次1~1.5kg。
黄桷兰虫害主要有白粉蚧,红蜡蚧,蚜虫。白粉蚧在4~5月份发生,红蜡蚧在8~9份发生,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7~10天连续喷雾防治2~3次。蚜虫主要在春夏季为害嫩叶,可用5%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黄桷兰病害少,偶见有根腐病,一般为积水所致,要求低田高栽,排沟疏水,发生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5~7天连续灌根2~3次。
整形修枝分两种情况,一是以采花为主的庭院孤植树和田间生产树,则要求分枝低,幼苗时确立一主枝,侧枝均匀分部于主枝四周;二是用在绿化工程上的行道树,则要求分枝高度基本大致。在幼苗时确立一主枝,待主枝长到1.5m留分枝,侧枝要求均匀分部主枝四周,以培养伞形树冠。大树在春季适当剪除病枝、弱枝和枯枝。
黄桷兰不耐低温,在冬季,小苗可用塑料薄膜搭简易保温棚,大树可搭遮阴棚,或用双层遮阳网覆盖树冠防冻。
常作为盆栽,冬季室内观叶,夏季赏花闻香,选择树龄较大的可露地栽培美化庭园。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以豫南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建筑文化为背景,结合古镇、古村落乡土建筑的具体实例,对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以便全面地把握该地区乡土建筑的特点,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新农村乡土建筑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