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 | 作 者 | 魏胜文、乔德华、张东伟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 | 9787520122078 |
定 价 | 98 [2] | 字 数 | 310千字 |
Ⅰ 总报告
1 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现状与展望【魏胜文 张东伟 乔德华】/001
Ⅱ 综合篇
2 甘肃市州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报告【汤瑛芳 张东伟 董 博】/029
3 甘肃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报告【白 滨 李瑞琴 于安芬 陈 申 张少明】/046
4 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报告【刘 阳 张松林 赵成章】/066
5 甘肃省农业标准化研究报告【乔德华】/084
6 甘肃省中低产田现状及改良利用研究报告【张东伟 郭天文 董 博 曾 骏 王建连】/101
Ⅲ 环境篇
7 甘肃省农业水资源利用研究报告【吕晓东 马忠明】/115
8 甘肃省化肥减施增效研究报告【车宗贤 冯守疆 崔云玲】/139
9 甘肃省农药减施增效研究报告【张炳炎 杨虎德】/156
10 甘肃省农膜残留与防治研究报告【李崇霄 赵记军 周 涛 胡玉洁】/173
11 甘肃省种植业废弃物利用研究报告【庞中存】/187
12 甘肃省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研究报告【宋淑珍 杨发荣】/197
Ⅳ 产业篇
13 甘肃省草食畜牧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郎 侠 吴建平】/209
14 甘肃省设施蔬菜产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王晓巍】/225
15 甘肃省马铃薯产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
【吕和平 张 武 陆立银 李 掌 文国宏 李高峰 齐恩芳】/241
16 甘肃省优质林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
【王发林 马 明 王 鸿 刘小勇 郝 燕 李红旭 王玉安】/261
17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王国祥】/272
18 甘肃省现代种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张正英】/2882100433B
本书是一部关于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性、综合性资讯文献,全书集成的18篇专业研究报告凝结了60多位相关领域学者的心血与智慧。全书以评估现状、分析原因、预测走势、提出对策为基本框架,从资源、环境和产业三个不同的维度,系统呈现了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状况,从多个层面剖析了影响全省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了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建议。对于了解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状况、把握全省农业的发展趋势、开展理论研究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依托甘肃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旗下的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创新工程学科团队和“甘肃农科智库”平台,组织本院专家及省内农业管理、教学机构专家共同完成了本书的研创和编写。本书得到了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016)的支持。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
首先,要树立生态环保观念。一要树立正确的平等观。人类与自然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天人合一”,马克思说的“自然天生为人,人天生为自然...
“一个驱动”即创新驱动。实现工业绿色发展,必须探索全方位的创新道路,从理念、技术和制度3个层面开展创新。理念创新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前提。世界经济正在加速迈向低碳化和绿色化,绿色经济时代即将来临,人类将实...
为了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正大力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因此,本文以农业领域中的农业绿色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弄清楚PPP模式在农业绿色发展领域运用的必要性和目标,再通过探究第一批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的PPP项目的有利条件,最后选择合适的PPP模式的运作方式,从而为今后此类项目的开展提供指导,扩大PPP模式在该领域的应用范围,最终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
为了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正大力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因此,本文以农业领域中的农业绿色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弄清楚PPP模式在农业绿色发展领域运用的必要性和目标,再通过探究第一批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的PPP项目的有利条件,最后选择合适的PPP模式的运作方式,从而为今后此类项目的开展提供指导,扩大PPP模式在该领域的应用范围,最终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报告(2020)》为中南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的年度报告。通过对本年内生态文明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汇集,为促进学科特色的形成和提升学科的竞争力,并力图建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贡献。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报告(2020)》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该编主要对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哲学基础、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的价值立场、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与生态正义的价值追求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并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揭示了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报告(2020)》下编为生态治理论与区域生态治理研究。该编在对中外生态治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区域治理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生态治理与生态扶贫、气候正义与气候治理等问题,实现了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
甘肃省农业建设项目管理站是省农牧厅直属公益一类管理事业单位,县级建制,核定事业编制40名。单位前身成立于1978年的甘肃省农垦局荒地勘测规划设计大队,1984年更名组建成立甘肃省农垦勘测设计院,2003年更名为甘肃省农业工程规划院,2015年7月经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更名为甘肃省农业建设项目管理站。内设办公室、综合业务科、农业建设项目监管科、农业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科、农业发展规划室、农业地理信息室六个科室。持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农业咨询甲级资质证书,农业评估咨询乙级资质证书,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咨询丙级资质证书;甘肃省测绘局颁发的测绘乙级资质证书;甘肃省国土厅颁发土地规划丙级资质证书。单位现有高级职称13名、中级职称 20 名,取得注册咨询工程师12名,造价工程师4名。 2100433B
农村电气化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是研究农村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农业装备和产业技术改造的自动化技术、农业信息与网络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推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全面实施农村电气化的重要保障。特别在甘肃省这个农村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加强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学科建设,对繁荣西北地区的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电气化的全面实施等都具有深远和重要意义。本学科点已形成了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技术、农业工程检测与控制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三个研究方向:
1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技术。本方向利用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现代通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以及电力工程理论等,研究提高农村电网运行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途径,主要包括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微机保护装置以及农村电网运行管理等。此外,综合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微机控制技术,研究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节能与降耗技术。
2 农业工程检测与控制技术。本方向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气控制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以及多种检测技术,研究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装备的智能化检测与自动化控制,农业生物环境控制工程以及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与控制系统,以降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提高农产品品质与产量。
3 农业信息技术。 本方向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数据处理与挖掘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像识别检测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研究农业生物信息技术,农业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农产品图形图像处理和智能化精确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
研究生主干课程:
工程数学、数值分析、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电路设计与仿真、现代控制理论、高级数据库系统设计、智能控制技术、现代测试技术、虚拟仪器技术、机器视觉技术、计算机控制网络技术、计算机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自动化新技术、农业工程新技术专题。
农业机械化工程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甘肃农业大学建立较早、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本科专业。2001年获得农业机械化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9月以该专业为主要依托的农业工程一级学科被确定为2006-2010年度甘肃省重点学科。下设发动机、拖拉机、拖拉机汽车电器、农业机械性能测试、大田作业机械、保护地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7个实验室。
该专业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9人,3人入选甘肃省“333”、“555”创新人才工程,3人获得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3人获得博士学位,在读博士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其中外聘8人),教授、副教授中年龄在45岁以下人员占76%,形成了一支数量适中、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和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承担了国家“ 863 ”、“十五”重点攻关、国家发改委、甘肃省攻关、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人事厅和各类横向课题 30 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
该专业在校本科生215人,计划内硕士研究生21人,农业推广(农业机械化领域)硕士研究生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