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构造期 | 外文名 | tectonic period |
---|---|---|---|
别 名 | 造山期 | 限制时间 | 500~1000万年左右 |
旋回性(cycle)又称构造旋回
多期性(polyphase)
穿时性(spanning age)
构造作用的剧烈期和平静期是交替并重复出现的。——旋回性、多期性
一次构造作用在不同地方不一定同时发生或结束。——穿时性
我国的构造演化大致可分为七个构造期,伴随多期多阶段的构造—岩浆事件。
太古宙构造期
时代跨越整个太古宙,距今早于2500Ma,跨度极长。
元古宙构造期
跨越除南华纪、震旦纪以外的全部元古宙,距今约800~2500Ma,时代跨度也很大。
新元古代晚期—志留纪构造期
时间跨度从800~416Ma,经历了南华纪、震旦纪以及寒武纪到志留纪末的漫长时间。
晚古生代构造期
416~254Ma,相当于泥盆纪初到二叠纪末。
早中生代构造期
相当于三叠纪,254~200Ma。
燕山构造期
侏罗纪到白垩纪末。
喜马拉雅构造期
时间跨度包括整个新生代,在此期间发生的构造事件统称喜马拉雅事件。2100433B
构造期(tectonic period)又称造山期、造山运动。指构造阶段后期较集中发生的剧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以及变质作用期。时限可能在500~1000万年左右。
点妹妹头相开车o
您去房产信息网上 找到该楼盘,然后就可以看到规划图了。
寿命期年费用包括建设期费用(建设成本)和运营期费用(使用成本);如果方案的寿命期不同,则要把建设期支出和运营期支出费用先折成现值后,再计算寿命期年费用。如有残值,一定减去其残值。
1 建筑构造 16级 韩贞瑜 重庆工商学校 重庆市工商学校 学科教案本 2013 年——— 2014 年学年度 下 学期 学校( School) 学科( Subject ) 年级( Grade) 集体备课教师( Teacher) 重庆工商学校 制 2 教学 课题 任务一 楼地面的构造 课题 类型 讲解 +讨论 课时 安排 1 上课 时间 45 教 学 目 标 1、掌握楼地面的组成 2、熟悉楼地面的类型 3、熟悉地面的构造要求 4、绘制常用地面构造示意图 教学 重点 1、楼地面的组成 2、地面的构造要求 教学 难点 1、楼地面的组成 2、地面的构造要求 辅助 资源 PPT、大量图片、《重庆工商学校实训图纸》 复习 引入 环节 1:温故知新( 6分钟) 1、墙面装修有哪几种方法? 2、墙面装修有哪些构造层次? 3、请展示你绘制的墙面装修构造示意图。 以贴面类与涂刷类装修为例子,总结它们
中国地质界常用构造旋回的称谓来命名不同的构造层,如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层等等。2100433B
中国地壳构造发展阶段
构造阶段的概念源于人们对地质历史上造山运动和造山期的认识。造山期代表地壳运动的强化期,具有突发性质,因而可用以划分构造阶段。一般说来,构造大阶段和构造阶段基本上是全球性的。但造山期和构造期则可因大区而有不同。中国和亚洲东部构造阶段的特点是: ①震旦纪前的晋宁运动影响普遍,地台形成及其盖层开始的时期明确;
②海西运动和印支运动在很多地区不易区分。按构造阶段的发展可作出构造区划。
中国地壳构造发展的大阶段包括陆核形成大阶段、地台形成大阶段、联合古陆形成大阶段、联合古陆解①陆核形成于28亿年前的古陆核见于华北地区。西部的鄂尔多斯陆核大部为中生界盖覆,由以麻粒岩变质相为主的岩系构成,与阜宁群相当。华北东北部有蓟辽陆核,组成岩系以迁西群、阜平群为代表。东南部有河淮陆核,主要构成岩系是麻粒岩和片麻岩,有时也有镁质大理岩和石墨片岩等。
②分原地台(18亿年前)和地台
(8亿年前)两个阶段。从太古宙晚期到古元古代末,地壳的几个圈层都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在华北区,太古宙末期的五台群及同期的绿岩带的发育及其后的五台期造山活动使各陆核之间初步连接。在这个尚未稳定的基础上发育了以古元古界滹沱群为代表的原裂陷槽。滹沱群及同期地层的褶皱变质形成条带状的磨拉石造山沉积,并使整个华北区固结成一相对稳定的整体。这就是吕梁运动和华北原地台的形成。类似的过程见于塔里木的北缘,形成包括古元古界在内的稳定基底。扬子地台西南部在古元古代主要是岛弧向西扩展使地块增生的过程,但也有原裂陷槽的发育。
③联合古陆形成于震旦纪至三叠纪,由加里东、海西和印支3个阶段组成,但实际上海西阶段与印支阶段在中国、在亚洲不易区分。陆核形成、地台形成两大阶段是地表大陆地壳不断增长的过程,但从稳定地台形成之后,各大陆块各自作为一个整体在地表上发生相对位移和相互分合,而大陆地壳的总量可能并无大的变化。演变发展的主要过程包括了大陆边缘的破碎、移离,边缘海和岛弧的出现,岛弧外侧的洋壳俯冲和边缘海的封闭等,可称为大陆边缘的复杂化过程。这个过程在中国范围内有较好的体现。
④联合古陆解体于印支运动期之后。此时,中国和亚洲的主要部分已全部固结。中国境内的主要经历一是青藏地区的一些地块不断北移到位,最后形成青藏高原;二是陆内碰撞和挤压形成大规模的逆掩推覆和不同类型的挤压盆地;三是西太平洋边缘海-岛弧体系形成沿海的一些地体拼贴和陆上的张裂型盆地。
在中国范围内,既有保存较好的古老的陆核,又有最新地质时期才褶皱抬升的巨大山系和高原;既有长期稳定发展的古老地台区,又有在地质晚期才逐步拼贴的地体形成的造山带。它们之间有消失了的洋壳海盆,也有经过分裂移离和(或)大规模挤压、碰撞、叠覆的大陆地壳块体。这些构造过程留下了丰富的记录。对中国地质构造的研究,将为全球构造的研究作出重要的贡献。
加里东构造阶段世界古地理轮廓及地史特征
早古生代初期的大地构造轮廓和震旦纪很相似。后来发生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构造运动,引起了世界海陆形势的调整和变化,这就是加里东运动。从广义讲,发生在早古生代的构造运动称加里东运动;但狭义的加里东运动,则指志留纪后期的构造运动。早古生代这一时期,称为加里东构造阶段。从板块构造理论讲,基本上不提构造阶段,但可以理解为这一时期确实发生了某些板块碰撞事件,引起海陆格局的变化。
在前寒武纪末,世界上一方面出现了许多古陆,而另一方面各古陆之间又为地槽所分隔。进入古生代后,许多古陆重新为海水所浸漫,其中尤以奥陶纪海侵规模最大。从整体看来,早古生代仍然是海洋占优势的时代。
这时候既有剧烈拗陷的地槽纵横于地台之间,又有广阔的相对稳定的陆表浅海,从而提供了在其中不断进行沉积的场所。在地槽中沉积了上万米厚的下古生界,例如通过英国的加里东地槽,下古生界厚达11500m。在许多地台陆表海中也沉积了从几百米到几千米的海相地层,形成地台的下古生界盖层,如中国地台上的下古生界盖层厚约600—3000m。
由于海水占优势,下古生界几乎全是海相地层,沉积基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活动类型沉积,主要是在地槽中沉积的,厚度巨大,多复理石相碎屑岩、硅质岩、火山岩、页岩和少量碳酸盐岩等;一类是稳定类型沉积,主要是地台陆表海中沉积的,厚度较小,横向变化不大,以砂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等为主。
早古生代海陆分布形势,已经恢复出来的有各种不同模式。古生代初期,全球计有北美(相当槽台说的地块、地台,下同)、俄罗斯(欧洲)、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塔里木、华北(中朝)、华南(扬子)等古陆,以及包括南美、非洲、印度、南极洲、澳大利亚的冈瓦纳古陆。冈瓦纳古陆当时处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北半球各古陆则位于中、低纬度地区,特别是低纬度地区。介于北美和俄罗斯古陆之间是一片海洋,称古大西洋。俄罗斯与西伯利亚古陆之间是古乌拉尔海。西伯利亚古陆与华北古陆、塔里木古陆之间是古北亚海,包括祁连海。华北古陆与华南古陆之间是秦岭海。又如北美古陆、扬子古陆、澳洲古陆的外侧为古太平洋(分别相当于阿巴拉契亚地槽、华夏活动带、塔斯马尼亚地槽)。北方各古陆和冈瓦纳古陆之间是东西横亘的古特提斯海(又称古地中海)。上述各古陆相当槽台说的地台,或相当板块说的板块。
志留纪末期,古大西洋逐渐变窄,北美板块向欧洲板块俯冲,形成加里东褶皱带,相当西北欧及英国一带,从而使北美板块与欧洲板块对接,初步形成劳亚大陆(又称劳亚古陆或北方大陆Laurasia),并导致古大西洋关闭。中国的祁连海,在志留纪末期,也封闭消失,使柴达木板块和华北(中朝)板块拼合在一起。此外,其他一些古海洋,如扬子板块、澳大利亚板块的外侧以及古特提斯海等,也都遭受加里东运动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各大陆板块边缘的陆壳增生。总之,志留纪末期,亦即早古生代结束时,由于北方某些板块的拼接和增生,出现最大的海退时期(直到泥盆纪初),陆地面积扩大,陆表浅海面积缩小,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导致生物界的重大变革,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寒武纪大部地区气候比较温暖、干燥,如中国北部和东北南部,以及巴基斯坦等,都有红紫色2页岩、食盐假晶(中国的馒头组)、具有紫红色氧化圈砾石的砾岩(即竹叶状灰岩)等沉积地层;中国的西南部、伊朗、西伯利亚中部、非洲摩洛哥等有岩盐、石膏等蒸发盐;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分布有鲕状灰岩、白云岩等;还有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和西南、新疆中天山、黑龙江北部,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北美洲、摩洛哥、西班牙、意大利、挪威北部、南极,都发现有古杯动物灰岩和古杯礁(古杯动物是一种海生多细胞动物,有单体、群体之分,单体形似杯状,直径5—20mm,高10—30mm,过去名曰古杯海绵,目前认为单独成门,名为古杯动物门Archaeocyatha,繁盛于早寒武世,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古杯动物生活于不低于25℃水温的海水中。以上事实都是说明当时气候情况的依据。
奥陶纪早、中期气候和寒武纪相似,气候比较温暖。当时北美、西伯利亚和中国华北地区,都有蒸发岩沉积,推测曾存在干热气候环境,属于低纬度地区。按古地磁数据,奥陶纪南极位于现在北非西北部,北极位于南太平洋。奥陶纪晚期,在冈瓦纳大陆的西部即非洲西北地区,出现大规模的大陆冰盖和冰海沉积,代表极地寒冷气候,这可能和当时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在南极圈内有关。晚奥陶世末期被认为是震旦纪以后的又一次大冰期,但时间短暂,对北方未产生重大影响,但当时出现一次大范围海退(如中国华北地区,晚奥陶世上升为陆,缺失上奥陶统沉积),被认为是由于这次大冰期的出现,导致全球海平面下降的缘故。
志留纪初期,当时南极冰盖迅速消融,导致大气环流减弱,纬向气候分带不甚明显。有些浅海地方变为较深海水,环流不畅,含氧量降低,形成滞流环境。早志留世初期,全球广布黑色笔石页岩,表明滞流缺氧环境非常普遍。除高纬度的冈瓦纳大陆外,其他各板块大都处于温暖和干热气候条件下,如在北美和北欧都有碳酸盐岩和生物礁广泛分布;在欧洲、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华南各板块上均有海相红层发现;在西伯利亚、澳大利亚等地有蒸发岩发现,便是证明。 2100433B
构造阶段的概念起源于人们对地质历史上造山运动和造山期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构造运动及其引起的构造变形具有短期的和突发的性质。因此,可以利用构造运动期或造山期将地质历史分为不同的阶段。现代地质思想的发展和全球构造的研究,赋予构造阶段以更丰富的涵义。①地质构造发展的历史不是均一的和渐变的,而是有节奏的和突变的。构造发展过程可以按地内因素和地外因素共同制约、大致在全球同时发生的变革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②每个构造阶段自身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而发展的全过程又具有不重复的和前进的特征。构造阶段的划分所依据的事实和现象是多方面的。主要的依据是地壳的总体特征,如地壳厚度和地温梯度,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形成、分布格局及其变化。包括每种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如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形,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现象都是独特的和不重复的。例如太古宙末大规模的陆壳形成是不会再现的,中生代后大规模的洋壳俯冲和全球性张裂体系的形成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构造阶段比构造旋回更能较全面和准确地表达对地壳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构造阶段的划分和名词体系与地槽旋回和造山运动幕紧密联系。构造旋回的概念首先由美国T.C.张伯伦于1909年提出,德国W.H.施蒂勒于1935年加以发展,把构造岩浆旋回与地槽发展的概念统一起来,得到长期的遵循和使用。苏联学者相信地槽的发展对相邻的地台区有重要影响,所以以地槽旋回划分地史阶段得到广泛的认可。施蒂勒的 3级划分体系,即巨旋回(原地巨旋回和新地巨旋回)、构造期(阿申特、加里东等期)和构造幕,具有广泛的影响。美国A.W.葛利普(1936)、德国S.von布勃诺夫(1951)和荷兰 J.H.F.乌姆格罗夫(1947)在更广泛的基础上,用旋回和周期概念对地质历史作出了解释,也含有阶段划分的意义。自从板块理论出现,地槽旋回的概念为威尔逊旋回所代替。威尔逊旋回设想一个大陆开始张裂,继续分离为两个大陆,中间出现洋盆,其后大陆会聚,洋盆消失,旋回结束。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