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水位计1. 概述
1.1 本仪器按照国家标准GB/T11828.1-2002要求设计、制造,广泛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及大坝测压管水位测量。
1.2 本仪器为单浮子式自收缆水位计(以下称水位计),水位计工作时井管内只有一根测缆牵动浮子跟踪水位升降变化,实现水位自动测量。
1.3 本型仪器适用于口径内径不小于70~150mm、埋深为10~500m范围的场所使用,并且井管的中轴线必须是直线,井管内壁必须平滑、无凹凸障碍。
1.4 本仪器水位编码器为低转矩、抗雷击型(微动开关触点功率为5A/250V)绝对值编码器,并采用镀金防水航空插头座,仪器性能稳定可靠,无温度、时间漂移。
2. 组成及工作原理
本型仪器由水位编码器、测轮、测缆、浮子及自收缆装置组成;自收缆装置由卷扬轮、卷扬轴、卷扬缆、定滑轮组、动滑轮组、重锤、直立支板、底板、防护罩等组成;仪器的水位编码器安装在直立支板上,测轮安装在水位编码器转轴上;自收缆装置的卷扬轴安装在支板上;卷扬轮安装在卷扬轴的轴端;动滑轮组安装在重锤上;定滑轮组通过各自支架安装于支板上;卷扬缆的起始端安装在卷扬轴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1、动滑轮1、定滑轮2、动滑轮2后向上穿过支承轴上的安装孔与支承轴固定;仪器防护罩通过四个固定螺丝钉与底板相连接。测缆缠绕在卷扬轮的凹槽中,其引出端沿逆时针方向绕经水位轮后向下穿过仪器底板的过线孔与浮子连接;自收缆装置的作用是产生一个恒力用于拉紧、自动收放测缆,使浮子工作在正常吃水深度上。
其工作原理为:水位静止时,浮子静止在水面上,仪器的重锤悬停在对应高度上,编码器输出值与水面高度值相对应;当水位下降时,浮子跟随水位变化沿着井管的中心向下运动,并拉动测缆向下走,带动测轮逆时针转动并同时驱动卷扬轮、卷扬轴顺时针转动,提升重锤到对应高度上,水位编码器输出与水位变化量相对应的值;当水位上升时,浮子跟随水位上升沿着井管的中心向上运动到相应位置,在重锤的作用下,卷扬缆驱动卷扬轴和卷扬轮逆时针旋转拉直并回收测缆,带动测轮顺时针方向转动,使水位编码器输出值与水位上升变化量相对应,完成水位自动跟踪测量。
本仪器水位编码器输出码为格雷码10~13bit,由多芯航空插头和电缆连接至外接显示器或计算机上,可测量10~80m水位变幅。
本仪器用于地下水水位测量时,当埋深超过80m时,其悬索超长部分须另外加接特种轻质悬索。
3. 测井建造要求
3.1 测井一般由多节定长钢管(或工程塑料管、水泥管)连接组合而成,每节井管长度为2~6米长,每节管道的接缝处必须平滑无障碍物,接缝间隙应≤2mm,接缝处内壁高度差应≤1mm,各节井管的几何中轴线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不允许弯曲。
3.2 井管口径尺寸一般不得小于 Φ70㎜,进水口面积约为井口的1/10,各节井管的接缝之间可以不密封。
4. 主要技术参数
4.1 水位变幅:0—10m:0-20m;0-30m;0-40m;0-80m;
4.2 水位编码器分辨力:1㎝
4.3 测量准确度:≤0.2%
4.4 浮子直径:Φ40mm;Φ50mm;Φ100mm可选
4.5 输出信号:格雷码10~13bit(RS485或4-20mA接口选配)
4.6 环境温度:-10℃~85℃
相对湿度;<90%(40℃). (详见说明书)
地下水位计概述
地下水水位计 1. 概述
1.1 本仪器按照国家标准GB/T11828.1-2002要求设计、制造,广泛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及大坝测压管水位测量。
1.2 本仪器为单浮子式自收缆水位计(以下称水位计),水位计工作时井管内只有一根测缆牵动浮子跟踪水位升降变化,实现水位自动测量。
1.3 本型仪器适用于口径内径不小于70~150mm、埋深为10~500m范围的场所使用,并且井管的中轴线必须是直线,井管内壁必须平滑、无凹凸障碍。
1.4 本仪器水位编码器为低转矩、抗雷击型(微动开关触点功率为5A/250V)绝对值编码器,并采用镀金防水航空插头座,仪器性能稳定可靠,无温度、时间漂移。
2. 组成及工作原理
本型仪器由水位编码器、测轮、测缆、浮子及自收缆装置组成;自收缆装置由卷扬轮、卷扬轴、卷扬缆、定滑轮组、动滑轮组、重锤、直立支板、底板、防护罩等组成;仪器的水位编码器安装在直立支板上,测轮安装在水位编码器转轴上;自收缆装置的卷扬轴安装在支板上;卷扬轮安装在卷扬轴的轴端;动滑轮组安装在重锤上;定滑轮组通过各自支架安装于支板上;卷扬缆的起始端安装在卷扬轴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1、动滑轮1、定滑轮2、动滑轮2后向上穿过支承轴上的安装孔与支承轴固定;仪器防护罩通过四个固定螺丝钉与底板相连接。测缆缠绕在卷扬轮的凹槽中,其引出端沿逆时针方向绕经水位轮后向下穿过仪器底板的过线孔与浮子连接;自收缆装置的作用是产生一个恒力用于拉紧、自动收放测缆,使浮子工作在正常吃水深度上。
其工作原理为:水位静止时,浮子静止在水面上,仪器的重锤悬停在对应高度上,编码器输出值与水面高度值相对应;当水位下降时,浮子跟随水位变化沿着井管的中心向下运动,并拉动测缆向下走,带动测轮逆时针转动并同时驱动卷扬轮、卷扬轴顺时针转动,提升重锤到对应高度上,水位编码器输出与水位变化量相对应的值;当水位上升时,浮子跟随水位上升沿着井管的中心向上运动到相应位置,在重锤的作用下,卷扬缆驱动卷扬轴和卷扬轮逆时针旋转拉直并回收测缆,带动测轮顺时针方向转动,使水位编码器输出值与水位上升变化量相对应,完成水位自动跟踪测量。
本仪器水位编码器输出码为格雷码10~13bit,由多芯航空插头和电缆连接至外接显示器或计算机上,可测量10~80m水位变幅。
本仪器用于地下水水位测量时,当埋深超过80m时,其悬索超长部分须另外加接特种轻质悬索。
3. 测井建造要求
3.1 测井一般由多节定长钢管(或工程塑料管、水泥管)连接组合而成,每节井管长度为2~6米长,每节管道的接缝处必须平滑无障碍物,接缝间隙应≤2mm,接缝处内壁高度差应≤1mm,各节井管的几何中轴线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不允许弯曲。
3.2 井管口径尺寸一般不得小于 Φ70㎜,进水口面积约为井口的1/10,各节井管的接缝之间可以不密封。
4. 主要技术参数
4.1 水位变幅:0-10m:0-20m;0-30m;0-40m;0-80m;
4.2 水位编码器分辨力:1㎝
4.3 测量准确度:≤0.2%
4.4 浮子直径:Φ40mm;Φ50mm;Φ100mm可选
4.5 输出信号:格雷码10~13bit(RS485或4-20mA接口选配)
4.6 环境温度:-10℃~85℃
相对湿度;<90%(40℃). (详见说明书)
场地地下水位一般在结施图说明中就有标注,主要是看基础开挖是否需要降水。 建筑工程类别设计是不会确定的,我们要根据建筑用途、面积、檐高、跨度等设计条件,通过当地费用定额当中查询得出。 墙身大样图一般都是...
地下水陶瓷电容压力式水位计一体化水位计又称地下水压力式水位传感器要选择稳定性好、精度高、功耗低、体积小、功能全的压力式水文测量仪器,产品要使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压力传感器作为压力感知元件,配置的压力式...
可以不用输入数值
针对准东水源地地下水位埋深较大,井内结构复杂,人工监测水位困难,为改善地下水位监测条件,特引进一体化压力式地下水位计监测系统在准东水源地使用,通过对3年的监测数据和仪器故障分析,认为该地下水位计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能够在准东这种冬季严寒的环境下使用,如果在耐腐蚀方面有所提高,那么该一体化压力式地下水位计在准东地区的应用是可以大力推广的。
水位计 一、简介 水位计也叫“液位计”或“液面计”。因锅炉里的水在高温时汽化供暖,水和汽的损耗较 大,要不断地补充水,使锅炉里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水位过低,锅炉就有爆炸的危险。 为了随时了解锅炉内的水位,在锅炉上都装有水位计,水位计和锅炉构成一个连通器。常 用的有玻璃液位计、压强液位计、浮标液位计、电容液位计及电阻液位计等。在高温和高 压下,也可采用同位素液位计。 自动测定并记录 河流、湖泊和灌渠等 水体的水位的仪器。按传感器原理分浮子式、跟 踪式、压力式和反射式等。水位记录方式主要有:记录纸描述,数据显示或打字记录 , 穿孔 纸带 ,磁带和固体电路储存等。水位计的精确度一般在 1~3 厘米以内,中国制造的水位计 的记录周期有 1 天、 30天和 90天等。走时误差 , 机械钟为 2分 /日,石英晶体钟小于 5 分 / 月。 二、分类 浮子式水位计 其原理是由浮子感应水位的升降。有用机械
成果登记号 |
19970425[08564] |
项目名称 |
外滩防汛墙工程墙后地下水位计算报告 |
第一完成单位 |
上海市环境地质站地石沉降室 |
主要完成人 |
张光林 |
研究起始日期 |
1990-07-01 |
研究终止日期 |
1990-08-01 |
主题词 |
堤坝;地下水;水位;地下水动态;上海 |
任务来源 |
H |
该成果通过对背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结合防汛墙结构设计要求,统计法,结合地下水位观测的实际资料,以类比的方式对外滩防汛墙后了预测;其次,通过概化建立了渗流的物理模型,据此建立了垂向一维程,通过对常规地表水位过程线及特征水位过程线的定量描述建立了边,利用参数变异法最后求得了各种设计水位时的地下水位标高。两种方本一致。该项研究在场区地下水位预报方面具有一定的新意,其结果已墙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实际依据之一,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2100433B
【学员问题】水池结构设计抗浮验算的要求?
【解答】水池结构设计抗浮验算的一般要求:
按最高地下水位计算底板底面的浮托力,不计池内水重,以池壁、底板自重抵抗地下水浮托力,抗浮系数≥1.05.采用桩基时,可考虑加上桩的抗拔承载力特征值来抵抗浮托力。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