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王杰贤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1年5月 | 定 价 | 35 元 |
ISBN | 9787030087225 |
前言
第一章动荷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
11动荷类型及其对土体作用特点
12动荷对建筑物的影响
13动力地基基础的任务、内容和发展概屯
第二章振动与波动
21振动与波动概念
22质点(刚体)振动
23弹性介质申的波
24土介质中的波
第三章土的动力本构关系
31土的动力本构模型
32粘弹性模型
33弹塑性模型简介
第四章土的动强度(含饱和砂土液化和动变)
41土的动强度特
《动力地基与基础》介绍了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动荷载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振动与波动、土的动力本构关系、T的动强度(含饱和砂土液化,和动变形、土与地基动力特性测试、动力机器基础、桩基动力分析、环境振动影响及基础隔振、地基结构物地震反应分析、地基抗震加固处理等。《动力地基与基础》可供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以及研究生参考。
基础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地基的上面就是基础,结构的受力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地基又分持力层和下卧层。地基:承受由基础传下来荷载的土体或岩体。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一定的深度以后就可...
楼主已对共同作用分析做了概述.共同作用分析是根据土与结构物共同作用的原理,把上部结构、地基、基础作为互相作用而又互相制约的整体来进行分析。共同作用分析基于静力平衡理论,把上部结构、地基、基础置于同一个...
表 5.2.6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交底日期: 分部工程名称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 施工内容 基坑开挖、回填、地下防水、桩基、基坑降水、基础混凝土、砌体 交底内容: 1、基坑开挖前,必须摸清基坑下的管线排列和地质勘探资料,以利考虑开挖过程中的意外应急措施。 2、施工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要组织对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就基础施工的各项安全技术要 求,作出详细交底说明,交底要分不同工作和不同对象进行,内容要有针对性,明确告知安全操作规程 和违章操作的危害,并采用书面形式,双方签字确认。 3、开挖土方必须有挖土令。基坑开挖时,挖土机械的通道布置、挖土顺序、土方驳运等必须严格按 照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引起对围护结构,基坑内的工程桩、支撑立柱和周围环 境的不利影响。基坑开挖时,必须设置确实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基坑积水,影响基坑土壤结构。 4、机械挖土,其机械
. 精选 word 范本! 《地基与基础》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第 1 章 绪论 1.什么是地基?什么是基础?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地基:我们将受建筑物影响在土层中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所不能忽略的那部分土层称为 地基。 作用:承受基础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向土层深处传递。 基础:建筑物的下部通常要埋入土层一定深度, 使之坐落在较好的土层上。 我们将埋入 土层一定深度的建筑物下部承重结构,称为基础。 作用:基础位于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地基之间, 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 并将荷载传递 给下部的地基,因此,基础起着上承和下传的作用。 2.什么是持力层?什么是下卧层? 地基是有一定深度和范围的, 当地基由两层及两层以上土层组成时, 通常将直接与基础 底面接触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在地基范围内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当下卧层的承载 力低于持力层的承载力时,称为软弱下卧层) 。 3.什么是天然地基?什么
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基础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是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
地基是指基础以下的土层,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地基的分类
人工地基是指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
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主要有:压实法、换土法、化学处理法、打桩法等。
天然地基如岩土、砂土、粘土等。应尽量采用天然地基。
基础的类型
基础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的方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
板式楼板
双向板(长短边比值小于2,四边支承)是双向受力,长边传力较小,短边受力较大。平行于短边方向所配钢筋为主要受力钢筋,并摆在板的下部。平行于长边方向所配钢筋也是受力筋,一般放在主要受力筋的上表面。
单向板(长短边比值大于或等于2,四边支承)仅短边受力。
梁板式肋形楼板
梁板式肋形楼板由主梁、次梁(肋)、板组成。当房屋的开间、进深较大,楼面承受的弯矩较大,常采用这种楼板。
无梁楼板
直接将板支承于柱上称无梁楼板。无梁楼板分无柱帽和有柱帽两种类型。当荷载较大时,为避免楼板太厚,应采用有柱帽无梁楼板,以增加板在柱上的支承面积。
井字型肋楼板
井字形密肋楼板没有主梁,都是次梁(肋),且肋与肋间的距离较小。当房间的平面形状近似正方形,跨度在l0m以内时,常采用这种楼板。
绪论1
一、研究地基与基础的意义1
二、地基与基础研究的内容6
三、地基与基础的发展概况6
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7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9
第一节土的成因9
一、土的生成9
二、土的成因类型10
三、土的工程特性13
第二节土的三相组成13
一、土的固体颗粒14
二、土中水15
三、土中气体17
第三节土的结构和构造17
一、土的结构17
二、土的构造18
第四节土的物理性质指标19
一、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及其测定19
二、土的其他物理性质指标20
三、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换算21
第五节土的物理状态指标24
一、无黏性土的密实度24
二、黏性土的物理特征25
第六节土的压实原理28
一、最优含水量28
二、压实系数29
三、击实试验29
四、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30
第七节土(岩)的工程分类30
一、岩石31
二、碎石土31
三、砂土31
四、粉土32
五、黏性土32
六、人工填土33
小结33
思考题34
习题35
第二章地基土中的应力36
第一节地基土中的自重应力36
一、均质地基土中的自重应力36
二、成层地基土中的自重应力37
三、有地下水时土层中的自重应力37
第二节基底压力39
一、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39
二、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40
三、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40
四、基底附加压力42
第三节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43
一、垂直集中力作用下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43
二、矩形面积上各种分布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45
三、圆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50
四、条形面积上各种分布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51
小结55
思考题55
习题56
第三章地基土的变形58
第一节土的压缩试验和指标58
一、土的侧限压缩试验及ep曲线59
二、土的压缩性指标60
第二节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62
一、基本假定62
二、计算公式62
三、计算步骤63
第三节规范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67
一、特点67
二、计算公式67
三、计算步骤70
四、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72
第四节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74
一、土的渗透性74
二、土的渗透变形75
三、有效应力原理77
四、土的单向渗透固结理论77
第五节地基沉降观测81
一、地基沉降观测工作的内容81
二、地基变形的类型及容许值82
小结83
思考题84
习题85
第四章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86
第一节土的抗剪强度理论87
一、库仑强度理论87
二、土的极限平衡条件88
第二节土的剪切试验90
一、直接剪切试验91
二、三轴剪切试验92
三、无侧限抗压试验94
四、十字板剪切试验95
第三节地基的临塑荷载和极限荷载96
一、浅层平板载荷试验96
二、地基破坏的类型98
三、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98
四、地基的极限荷载100
第四节地基承载力的确定103
一、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103
二、按地基载荷试验确定104
三、按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确定104
四、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其他方法104
五、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105
小结106
思考题106
习题107
第五章边坡稳定及挡土墙108
第一节土压力理论109
一、土压力的类型109
二、静止土压力110
三、朗肯土压力理论111
四、库仑土压力理论114
五、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118
第二节挡土墙120
一、挡土墙的类型120
二、重力式挡土墙的计算121
三、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123
第三节土坡稳定分析126
一、滑坡的类型与特征126
二、滑坡产生的原因与防治126
三、土坡稳定验算127
小结129
思考题130
习题130
第六章地基勘察与验槽131
第一节岩土工程勘察阶段与勘察等级131
一、勘察阶段的划分131
二、岩土工程勘察等级132
第二节地基勘察方法134
一、地基勘察的任务134
二、勘探点的布置135
三、地基勘察方法136
四、原位测试138
五、室内试验141
第三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应用141
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141
二、地基勘察报告的阅读和应用142
三、勘察报告实例143
第四节验槽145
一、验槽的目的与内容145
二、验槽的方法145
三、基槽的局部处理146
小结147
思考题148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149
第一节地基基础设计的要求149
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149
二、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150
三、地基基础荷载取值151
第二节常见的基础类型151
一、无筋扩展基础151
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151
三、单独基础152
四、条形基础152
五、十字交叉条形基础152
六、筏形基础152
七、箱形基础152
第三节基础埋置深度153
一、建筑物类型及基础构造153
二、基础上荷载的大小和性质153
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154
四、场地环境条件154
五、地基土冻胀的影响154
第四节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157
一、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157
二、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158
三、验算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160
第五节无筋扩展基础设计162
一、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162
二、灰土基础和三合土基础163
三、毛石基础163
四、砖基础163
五、混凝土基础和毛石混凝土基础164
第六节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164
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概念及设计步骤164
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164
三、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计算166
四、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的设计169
第七节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174
一、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概念174
二、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174
三、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简化计算方法175
第八节筏形基础设计简介179
一、筏形基础的类型和特点179
二、筏形基础的构造要求180
三、筏形基础的设计内容和要求181
四、筏形基础的内力计算181
五、筏形基础结构承载力验算182
第九节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措施184
一、建筑措施184
二、结构措施185
三、施工措施186
小结187
思考题187
习题187
第八章桩基础与其他深基础简介189
第一节桩基础概述189
一、桩基础的概念189
二、桩基础的适用范围189
三、桩基础的优缺点190
第二节桩的分类190
一、按桩的承载性状分类190
二、按成桩方法分类191
三、按桩径大小分类191
四、按桩体材料分类192
五、按施工方法分类192
第三节单桩竖向承载力195
一、桩身结构的承载力195
二、地基土对桩的竖向支承力195
三、按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196
四、按经验公式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198
第四节桩基础设计202
一、收集设计资料202
二、桩型选择与桩的几何尺寸确定202
三、确定桩数与桩位布置203
四、桩基承载力验算及沉降验算204
五、桩身结构设计207
六、承台设计208
第五节其他深基础简介215
一、沉井基础216
二、地下连续墙217
三、墩基础217
小结218
思考题218
习题219
第九章地基处理220
第一节概述220
一、地基处理的概念220
二、地基处理的对象及其特性221
三、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222
第二节换填垫层法224
一、换填垫层的基本概念224
二、换填垫层的适用范围及应注意的问题225
三、换填垫层法处理地基设计225
四、换填垫层法的施工229
五、换填垫层的质量检验231
第三节排水固结法231
一、排水固结法的基本概念231
二、排水固结法的适用范围233
三、排水固结法处理地基设计要点233
四、排水固结法施工235
五、排水固结法处理地基的质量检验236
第四节强夯法236
一、强夯法的基本概念236
二、强夯法的适用范围237
三、设计计算237
四、施工方法240
五、质量检验242
第五节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242
一、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的基本概念242
二、CFG桩法的适用范围243
三、CFG桩复合地基主要设计内容244
四、CFG桩施工方法245
五、质量检验247
第六节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247
一、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的基本概念247
二、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的适用范围247
三、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复合地基设计248
四、施工方法249
五、质量检验251
第七节水泥土搅拌法251
一、水泥土搅拌法的基本概念251
二、水泥土搅拌法的适用范围251
三、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主要设计内容252
四、施工方法254
五、质量检验257
小结258
思考题258
习题259
第十章区域性地基260
第一节软土地基260
一、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261
二、软土地基的工程处理措施262
第二节黄土地基262
一、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263
二、湿陷性黄土的力学性质263
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处理措施265
第三节红黏土地基267
一、红黏土的一般物理力学特征267
二、红黏土的工程地质特征267
三、红黏土地基的工程处理措施268
第四节膨胀土地基268
一、膨胀土的现场工程地质特征269
二、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指标269
三、膨胀土的胀缩性269
四、膨胀土的危害270
五、膨胀土的判别271
六、膨胀土地基的工程处理措施271
第五节山区地基271
一、山区地基的特点271
二、土岩组合地基272
三、岩溶地基273
四、土洞274
第六节其他特殊土地基275
一、盐渍土地基275
二、冻土地基276
思考题285
参考文献287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地基与基础概论、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区域性地基及软弱土地基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