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测量条件分为
(1)等精度测量:用相同仪表与测量方法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
(2)不等精度测量:用不同精度的仪表或不同的测量方法, 或在环境条件相差很大时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
2.根据被测量变化的快慢分为
(1)静态测量
(2)动态测量
1.直接测量法:不必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而能直接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
2.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来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
3.定义测量法:根据量的定义来确定该量的测量方法。
4.静态测量方法:确定可以认为不随时间变化的量值的测量方法。
5.动态测量方法:确定随时间变化量值的瞬间量值的测定方法。
6.直接比较测量法:将被测量直接与已知其值的同种量相比较的测量方法。
7.微差测量法:将被测量与只有微小差别的已知同等量相比较,通过测量这两个量值间的差值来确定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
(1)正态分布
随机误差具有以下特征:
① 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对称性;
② 在一定测量条件下的有限测量值中,其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有界性;
③ 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次数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多——单峰性;
④对同一量值进行多次测量,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测量次数n的增加趋向于零——抵偿性。(凡是具有抵偿性的误差原则上可以按随机误差来处理);
这种误差的特征符合正态分布
(2)随机误差的数字特征:如图所示:
(3)用测量的均值代替真值;
(4)有限次测量中,算术平均值不可能等于真值;
(5)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概率计算
当k=±1时, Pa=0.6827, 即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出现在-σ~ σ范围内的概率为68.27%, 而|v|>σ的概率为31.73%。出现在-3σ~ 3σ范围内的概率是99.73%, 因此可以认为绝对值大于3σ的误差是不可能出现的, 通常把这个误差称为极限误差。
|
|
例题:见图所示:
(6)不等精度直接测量的权与误差
1.在不等精度测量时,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m组测量, 得到m组测量列(进行多次测量的一组数据称为一测量列)的测量结果及其误差, 它们不能同等看待。精度高的测量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将这种可靠性的大小称为“权”。
2.“权”可理解为各组测量结果相对的可信赖程度。 测量次数多, 测量方法完善, 测量仪表精度高, 测量的环境条件好, 测量人员的水平高, 则测量结果可靠, 其权也大。权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权用符号p表示, 有两种计算方法: "para" label-module="para">
① 用各组测量列的测量次数n的比值表示, 并取测量次数较小的测量列的权为1,则有
p1∶p2∶…∶pm=n1∶n2∶…∶nm
② 用各组测量列的误差平方的倒数的比值表示, 并取误差较大的测量列的权为1, 则有
p1∶p2∶…∶pm=(1/σ1)^2:(1/σ2)^2:(1/σ3)^2:……(1/σm)^2
|
|
(1)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
①传感器、仪表不准确(刻度不准、放大关系不准确)
②测量方法不完善(如仪表内阻未考虑)
③安装不当
④环境不合
⑤操作不当;
(2)系统误差的判别
①实验对比法,例如一台测量仪表本身存在固定的系统误差,即使进行多次测量也不能发现,只有用更高一级精度的测量仪表测量时,才能发现这台测量仪表的系统误差;
②残余误差观察法(绘出先后次序排列的残差);
③准则检验法
马利科夫判据是将残余误差前后各半分两组, 若“Σvi前”与“Σvi后”之差明显不为零, 则可能含有线性系统误差。
阿贝检验法则检查残余误差是否偏离正态分布, 若偏离, 则可能存在变化的系统误差。将测量值的残余误差按测量顺序排列,且设A=v12 v22 … vn2, B=(v1-v2)2 (v2-v3)2"para" label-module="para">
若|B/2A-1|>1/n^1/2,则可能含有变化的系统误差。
(3)系统误差的消除
在测量结果中进行修正 已知系统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 未知系统误差
消除系统误差的根源 根源
在测量系统中采用补偿措施
实时反馈修正
剔除坏值的几条原则:
(1)3σ准则(莱以达准则):如果一组测量数据中某个测量值的残余误差的绝对值|vi|>3σ时, 则该测量值为可疑值(坏值), 应剔除。
(2)肖维勒准则:假设多次重复测量所得n个测量值中, 某个测量值的残余误差|vi|>Zcσ,则剔除此数据。实用中Zc<3,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3σ准则的不足。
(3)格拉布斯准则:某个测量值的残余误差的绝对值|vi|>Gσ, 则判断此值中含有粗大误差, 应予剔除。 G值与重复测量次数n和置信概率Pa有关。
解题步骤:如图所示:
(1)误差的合成:如图所示:
绝对误差的合成(例题):
用手动平衡电桥测量电阻RX。已知R1=100Ω, R2=1000Ω, RN=100Ω,各桥臂电阻的恒值系统误差分别为ΔR1=0.1Ω, ΔR2=0.5Ω, ΔRN=0.1Ω。求消除恒值系统误差后的RX.
(2)最小二乘法的应用:
推导过程,如图册所示:
最小二乘法应用例子:如图册所示:
5.用经验公式拟合实验数据——回归分析
用经验公式拟合实验数据,工程上把这种方法称为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就是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出反映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经验公式,也称回归方程。
直接测量:无需对被测量与其他实测量进行一定函数关系的辅助计算而直接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
间接测量:通过直接测量与被测参数有已知函数关系的其他量而得到该被测参数量值的测量。
接触测量:仪器的测量头与工件的被测表面直接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力存在(如接触式三坐标等)。
非接触测量:仪器的测量头与工件的被测表面之间没有机械的测力存在(如光学投影仪、气动量仪测量和影像测量仪等)。
组合测量:如果被测量有多个,虽然被测量(未知量)与某种中间量存在一定函数关系,但由于函数式有多个未知量,对中间量的一次测量是不可能求得被测量的值。这时可以通过改变测量条件来获得某些可测量的不同组合,然后测出这些组合的数值,解联立方程求出未知的被测量。
比较测量:比较法是指被测量与已知的同类度量器在比较器上进行比较,从而求得被测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用于高准确度的测量。
零位法:被测量与已知量进行比较,使两者之间的差值为零,这种方法称为零位法。例如电桥、天平、杆秤 、检流计
偏位法 :被测量直接作用于测量机构使指针等偏转或位移以指示被测量大小。
替代法 :替代发是将被测量与已知量先后接入同一测量仪器,在不改变仪器的工作状态下,使两次测量仪器的示值相同,则认为被测量等于已知量。例如曹冲称象。
累积法:被测量的物体的量值太小,不能够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单一的物体,则测量相同规格的物体集合再求其平均值的方法,如测量一张纸张的厚度,一根头发丝的直径,一颗订书针的质量等
在几何量测量中,按用途和特点可将它分为以下几种
实物量具它是指在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量具。如量块、直角尺、各种曲线样板及标准量规等。
极限量规它是指一种没有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用这种工具不能得出被检验工件的具体尺寸,但能确定被检验工件是否合格,如光滑极限量规、螺纹极限量规等。
显示测量仪器它是指显示值的测量仪器。其显示可以是模拟的(连续或非连续)或数字的,可以是多个量值同时显示,也可提供记录。如模拟电压表、数字频率计、千分尺等。
测量系统它是指组装起来进行特定测量的全套测量仪器和其它设备,测量系统可以包含实物量具。固定安装着的测量系统称为测量装备。
几何量测量仪器根据构造上的特点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游标式测量仪器如游标卡尺。游标高度尺及游标量角器等。
微动螺旋副式测量仪器如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及公法线千分尺等。
机械式测量仪器如百分表、千分表、杠杆比较仪、扭簧比较仪及三坐标测量机等。
光学机械式测量仪器如光学计、测长仪、投影仪、接触干涉仪、干涉显微镜、光切显微镜、工具显微镜及测长机等。
气动式测量仪器如流量计式、气压计式等。
电学式测量仪器如电接触式、电感式、电容式、磁栅式、电涡流式及感应同步器等。
光电式测量仪器如激光干涉仪、激光准直仪、激光丝杆动态测量、光栅式测量仪以及影像测量仪等。
橱柜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设计到你这个空间的尺寸大小的,如果你的测量不准确,那么就会影响到布局的; 第一:初量,就是橱房装修前的测量,这次去主要是看橱房的结构,再根据客户所需电器来标注电源插头、...
手镯测量方法1: 在测量时,将 4 个长手指(大拇指除外)并至“虎口”处,用力捏紧一些,然后测量工具测量,例如刚好是 45 &n...
可以直接在洛氏硬度计上测试,硬度计上有配V型试台,把工件放在V型试台上直接测试,不过按国家标准说明,测试面不是平面要进行修正,根据测试的是D16和材料硬度25-30HRC,修正值是1,圆柱面是凸的,与...
测量误差是测得值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1.误差的表示方法
(1)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可用下式定义:
Δ=x-L
式中: Δ——绝对误差;
x——测量值;
L——真值。
采用绝对误差表示测量误差, 不能很好说明测量质量的好坏。 例如, 在温度测量时, 绝对误差Δ=1 ℃, 对体温测量来说是不允许的, 而对测量钢水温度来说却是一个极好的测量结果。
(2)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可用下式定义: 如图所示
式中: δ——相对误差, 一般用百分数给出;
Δ——绝对误差;
L——真值。
标称相对误差:如图所示
误差的表示方法(3)
(3)引用误差
引用误差可用下式定义:如图所示
引用误差是仪表中通用的一种误差表示方法。
(4)基本误差
仪表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所具有的误差。
(5)附加误差
仪表的使用条件偏离额定条件下出现的误差。
2.测量误差的性质
(1)随机误差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 绝对值和符号不可预知地随机变化, 但就误差的总体而言, 具有一定的统计 规律性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引起的原因是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和测量设备的随机因素造成的,在测量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通过提高测量实施人员的测量技术技能,改善测量方法或提高测量仪器仪表系统的精度来减少随机误差。
(2)系统误差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 如果误差按照一定的规律出现, 则把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例如, 标准 量值的不准确及仪表刻度的不准确而引起的误差。引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测量实施方案或测量仪器仪表系统的 不完善造成的,可以通过改进完善测量方案或改进测量仪器仪表系统来减少系统误差。
(3)粗大误差
明显偏离测量结果的误差。引起的原因主要是测量环境突然改
变或测量实施过程中的错误等不稳定、不可预测的原因造成的,
一般在测量结果分析过程中予以剔除或忽略。
测量误差的性质(2)如图所示
测量系统的构成:如图所示
开环测量系统与闭环测量系统:
如图所示:
1、定类测量
定类测量也被称为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它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
2、定序测量
定序测量也称为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定序测量的取值可以的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3、定距测量
定距测量也称为间距测量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是事物区分为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级别,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4、定比测量
定比测量也称为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定比测量除了具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具有一个绝对的0点(有实际意义的0点)。
四种测量尺度的数学特性总结
定类测量 |
定序测量 |
定距测量 |
定比测量 |
|
类别区分(=、=) |
有 |
有 |
有 |
有 |
次序区分(〉,〈) |
有 |
有 |
有 |
|
距离区分( ,-) |
有 |
有 |
||
比例区分(×,÷) |
有 |
1.测量的客体即测量对象:
主要指几何量,包括长度、面积、形状、高程、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误差等。由于几何量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形状又各式各样,因此对于他们的特性,被测参数的定义,以及标准等都必须加以研究和熟悉,以便进行测量。
2.计量单位:
我国国务院于1977年5月27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第三条规定中重申:“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是米制(即公制),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1984年2月27日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在长度计量中单位为米(m),其他常用单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在角度测量中以度、分、秒为单位。
3.测量方法:
指在进行测量时所用的按类叙述的一组操作逻辑次序。对几何量的测量而言,则是根据被测参数的特点,如公差值、大小、轻重、材质、数量等,并分析研究该参数与其他参数的关系,最后确定对该参数如何进行测量的操作方法。
4.测量的准确度:
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任何测量过程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误差大说明测量结果离真值远,准确度低。因此,准确度和误差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由于存在测量误差,任何测量结果都是以一近似值来表示。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在机械工程里面,测量指将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认识过程。
测量其实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即被测量物理量与标准量的一个比较。
测量单位Unit of measurement
把测量中的标准量定义为“单位”。单位是一个选定的标准量,独立定义的单位称“基本单位” (Base unit );由物理关系导出的单位称“导出单位” (Derived unit )。
国际单位制(SI)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1980年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注:SI是国际单位制的国际通用符号。
2013年,国际单位制下7个基本单位:
长度:米 m
质量:千克(公斤) kg
时间:秒 s
电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k
物质的量:摩[尔] mol
发光强度:坎[德拉]cd
正确读出刻度尺的零刻度、最小刻度(最小分度值)、测量范围(量程);
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歪斜;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
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
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计值以及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
对于精密测量,要注意:
要考虑测量温度及湿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量具和被测工件应尽可能放在同一环境温度中,1m以下不少于1.5h,1~3m的为3h,超过3m时应在4h以上。
要减小视力引起的误差。一般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
测量周围环境要求:无震动、无磁场、无粉尘等。
GPS测量的作业模式 1.经典静态定位模式 (1) 作业方式 : 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 接收设备,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 的两个端点,同步观测 4颗以上卫星,每时段长 45分钟至 2个小时或更多。作 业布置如图 8-10 所示。 (2) 精度 : 基线的相对定位精度可达 5mm+1ppm·D,D为基线长度( KM)。 (3) 适用范围 : 建立全球性或国家级大地控制网, 建立地壳运动监测网、 建立长 距离检校基线、进行岛屿与大陆联测、钻井定位及精密工程控制网建立等。 (4) 注意事项 : 所有已观测基线应组成一系列封闭图形(如图 8-10),以利于 外业检核,提高成果可靠度。并且可以通过平差,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2.快速静态定位 (1) 作业方法 : 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 并安置一台接收设备连续跟踪所有 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 每点观测数分钟
一 .控制测量 1. 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 1) 开工前, 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施工区平面控制起始坐标点 (应不少于二个点) 采 用全站仪按多边形导线网或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 (此项测量工 作进行时,最好与专业监理工程师联合测量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外业工作量) 。若发现标志 不足、不稳妥、被移位或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将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 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 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 求后,按工程监理部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 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测量监理工 程师和项目总监签认,否则不得进行后序测量工作。 2) 起始平面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部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坐 标点加密测量。 a. 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布点埋石: 鉴于该工程的特点, 其加密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在 道路中线。 b. 平
噪声测量包括两个内容:对噪声统计特性的测量和利用噪声作为测试信号的测量。
噪声统计特性的测量属于幅度域测量,包括数学期望(平均值),方差(均方值),功率谱密度、概率密度分布以及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的测量。通信线路噪声的测量,就是在规定带宽内,噪声均方值(功率)或均方根值(有效值)的测量。随机信号电压的测量与确知信号电压的测量不同:①必须注意电压表的检波特性,有效值电压表是测量噪声电压比较理想的仪表,这种电压表的读数与被测电压的均方根值成正比,与被测电压的波形无关,故若该电压表以正弦有效值刻度,则可方便地直接读出噪声电压的有效值。否则,需要对读数进行修正。例如,采用均值电压表测量高斯白噪声,必须将读数乘上修正因数1.13。②带宽准则。噪声功率正比于系统的带宽,选用的电压表其带宽应远大于被测系统的噪声带宽,否则,将会损失噪声功率,使测量结果偏低。一般要求电压表的3dB带宽△f3db大于8~10倍的噪声带宽。③满度波峰因数和测量时间的影响。波峰因数是交流电压的峰值与有效值之比,如正弦波的波峰因数为。以测量确知信号正弦波为例,当有效值电压表指示满度时,其宽带放大器所承受的最大瞬时电压(峰值)为有效值的倍,若放大器的动态范围足够,不会产生测量误差。所以,对电压表中使用的放大器,可用其满度波峰因数间接反映放大器的动态范围般测量正弦波的电压表来说,要求电压表具有的满度波峰因数就可胜任。由于噪声电压的峰值是随机的,即其波峰因数也是随机的,所以,只能用统计学方法来定量描述峰值大于有效值的概率,以高斯白噪声为例,其峰值是波峰因数大于4.4出现的概率为0.001%。所以,若电压表的满度波峰因数大于4.4,那么,用来测量高斯白噪声是足够的,因为,这时电压表只对出现概率小于0.001%的那些高峰值不予计及(被放大器削波),分析指出,由此产生的测量误差为-0.05%。④电话电路的噪声测量,宜加衡重(加权)网络,以模拟人耳的接收状况,衡重网络对各个频率的衡重(加权)系数应符合CCITT的有关建议。最后,要考虑测量时间的影响,噪声电压测量实质上是求平均值的过程,求平均应在无限的时间内进行,在有限时间内测量噪声只能得到平均值的估计值,这种误差本身是一个随机变量,会使表针产生抖动。在电路上可增大RC电路的时间常数来使抖动平滑掉,故测量时需要一定时间。
噪声作为测试信号的测量是用噪声作为测试信号可实现系统的广谱和动态测量。一般采用高斯白噪声作为测试信号,其概率密度函数是高斯型的(服从正态分布),其功率密度谱是平直的(在远宽于所研究的频带内)。例如在多路载波复用系统中,进行噪声负载测试,以估计出系统内由交调失真和因其它信道中通活而引起的寄生背景噪声。通过在系统中加白噪声来模拟所有信道中的实际通活,并通过一个带阻滤波器使被测信道保持在空闲状态。然后,在接收端用一个带通滤波器来测量空闲信道的背景噪声,以模拟系统的实际工作状态。
海道测量是确保航行安全和海洋发展的基础性、前期性工作。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定义的 “海道测量(Hydrography)”概念为:海道测量是测量和描述海洋、海、近海区域、湖泊和河流中的物理要素并预测这些要素随时间变化的应用科学的分支,海道测量主要服务于航行安全,并为所有海洋活动,包括经济开发、安全和国防、科学研究以及环境保护提供支持。《海道测量学概论》对海道测量定义中指出海道测量是对相关区域进行探测、数据获取的适用性服务工作,服务于水域交通,经济发展与军事活动;同时为地球形状、海底构造和空间信息研究提供基础性信息。
海道测量是确保航行安全和海洋发展的基础性、前期性工作。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定义的 “海道测量(Hydrography)”概念为:海道测量是测量和描述海洋、海、近海区域、湖泊和河流中的物理要素并预测这些要素随时间变化的应用科学的分支,海道测量主要服务于航行安全,并为所有海洋活动,包括经济开发、安全和国防、科学研究以及环境保护提供支持。《海道测量学概论》对海道测量定义中指出海道测量是对相关区域进行探测、数据获取的适用性服务工作,服务于水域交通,经济发展与军事活动;同时为地球形状、海底构造和空间信息研究提供基础性信息。
任何国家海洋权益的实现都需要海道测量这一基础性工作提供相关数据。海道测量管理机构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发布相关信息,在海上防卫、海洋划界、航运发展、资源开发、海岸带管理、环境保护等权益维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道测量管理工作也是一个国家海洋开发与利用所需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