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宁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基本信息

中文名 2010年宁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性    质 工作报告
地    点 宁国市 通过时间 2010年1月11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科学发展”这一主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增强转危为机的紧迫意识,坚定弯道超越的信心决心,树立构建企业家社会的服务理念,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在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初步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5亿元,增长18%。完成财政收入15.2亿元,增长21.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4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增长23.5%。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其中出口9600万美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00元,分别增长20%和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4%以上。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千方百计保增长,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年初,我们紧密结合实际,及时果断出台了保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亿多元,与企业共渡难关。扎实开展“进企业、解难题”活动,选择53个重点项目和100家困难企业,逐户逐项落实帮扶措施。召开3次政银企对接会,共为330家中小企业衔接贷款资金17.1亿元,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认真落实经济工作单月点评和双月调度制度,坚持每月外出招商推介和举行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进入下半年,针对部分行业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市政府迅速行动,在鼓励企业上市、加快服务业发展、规范提升耐磨铸件产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实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了开发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双百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总的来看,我们审时度势,主动作为,经受住了多重考验,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方面,全年净增规模企业22家、亿元企业4家,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54家、亿元企业达到30家。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50.8亿元,增长33.3%。21个技术改造项目和18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品26项。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9家,完成总产值75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的39%。全年申报各类专利450件,增长2.8倍;专利授权160件,增长2倍。“鼎湖”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新增省级名牌产品4个,著名商标7个。顺利通过了中国耐磨铸件之都复评验收,省级耐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批准建设。农业方面,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583”提升行动,实现农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6%。新增5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15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家禽孵化及饲养量达到1.2亿羽。新增经济林450公顷,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0家。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11%。全年游客接待量达到201万人次,增长25%,实现旅游总收入9.5亿元,增长47%。宁国国际大酒店被评为四星级旅游饭店。房地产市场健康回升,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第二,尽心竭力保民生,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精心组织实施了42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8亿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732万元。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865个。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3920人次,新型农民培训3907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7390余人。新建廉租住房1.2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00万元,解决了1366个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改扩建农村敬老院6所,初步建立起低保、五保、残疾人、贫困学生、重大疾病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体系。兑现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169万元。新建和改扩建学校用房4.15万平方米,宁阳学校如期投入使用。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小学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兑现各类计生奖励资金378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2‰。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建了2所乡镇卫生院和3所村卫生室。完成了南山园区及城郊结合部有线电视网建设,实施了110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成了6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9个农家书屋。顺利通过了全国文化先进市复评验收。着力提高城市建管水平,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事关民生的建设工程投入试运营,慈安路、五芳路基本建成,改造了12条背街小巷,完成了老虎山森林公园一期绿化工程。实施了第三轮城市环卫体制改革,狠抓了省道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完成城市拆迁3万多平方米,拆违4000多平方米。新增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镇1个、示范村10个。建成村组水泥路75公里,桥梅路、庄枫路、惠杨路建成通车。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287万元。建成56个农村户用沼气服务网点。完成农村改厕3018座。实施了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了2.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了“新网”工程。完成了粮食清仓查库和地方储备粮轮换任务,消化了粮食系统不良债务。修编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和查处违法违规用地专项行动。

第三,全力以赴保稳定,着力维护社会和谐安宁。

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等活动,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年”各项措施,深化煤矿、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的专项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狠抓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被公安部命名为“平安畅通市”。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开展了豆制品行业专项整治,大力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着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科学部署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防控工作,没有发生重大疫情。排查了901个地质灾害点,开展了霞西等16处重点地质灾害整治工作。有效应对“8.10”莫拉克台风袭击,取得了抗洪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双拥”、优抚安置以及人民防空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圆满完成了冬季征兵任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大力推进平安宁国建设,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国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

第四,远谋近施夯基础,增强科学发展新动力。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做出了《关于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决定》,谋划了宁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市政府在推进各项工作中,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要求,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认真落实三年行动纲要,引领科学发展上水平。着眼于增强发展承载力,积极筹措资金5.7亿元,推进南山园区、河沥溪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了八里路、滨口路等一批道路工程,进一步拉开了园区框架。开发区被评为省级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园区。启动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园,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新模式。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港口生态工业园,为未来发展拓展了空间。全年省级开发区新开工企业56家,投产企业45家。着眼于增强发展活力,大力推进融资平台建设。组建了金融和上市工作办公室,中鼎股份成功定向增发,江南化工实现重组扩股,太阳禽业加快境外上市步伐,对10家上市后备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徽商银行宁国市支行正在组建,信用联社改制农村合作银行获批筹建。成立了3家小额贷款公司。全年新增各项贷款13亿元。大力推进企业“二次创业”和全民创业,凤形集团与安徽瑞泰公司强强联合,新马耐磨与合肥水泥研究院成功联姻,华普建材与中国建材集团合作步伐加快。新增私营企业418家,个体工商户2804户。着眼于增强发展后劲,全力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宁宣杭高速公路宣城至宁国段、扬绩高速公路宁国至绩溪段开工建设,宁宣杭高速公路宁国至千秋关段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快。千秋关隧道建成通车。皖赣铁路客运专线、既有线电气化改造、管道天然气等项目前期工作有效推进。新增“861”项目12个,总数达到42个。争取中央新增投资734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3.9亿元。全年引进内资92.8亿元,增长77.4%,实际利用外资5057万美元,增长26%。着眼于建立科学发展新机制,突出规划先行,稳步推进“五区”建设。开展了主城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和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区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被确定为省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验收。启动了“宁绩旌‘绿三角’经济协作区”建设。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和“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第五,提高效能优环境,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扎实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狠抓突出问题的整改,努力以创新的理念、高效的工作、务实的作风、廉洁的形象推动科学发展。深入开展“法治宁国”创建活动。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如期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02件,政协委员提案114件。加强了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联系,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启动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了首届社区换届工作。强力推进以“两集中、三到位”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开展民主考评市直单位百名科长、基层站所长和公共服务单位活动,机关效能有新的提高。进一步强化监察、审计监督,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规范政府招投标和采购行为,资金节约率达14%。建立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工作督查制、领导干部问责制,增强了政府执行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扬曹军、卢帅等“8.17”舍己救人英雄群体先进事迹,展示了新时代宁国儿女的崇高品质!此外,统计、物价、政府法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方志、残联、烟草、邮政、通讯、气象等部门,恪尽职守,迎难而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困难超乎预料,成绩好于预期。这是市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广大外来投资者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宁国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特别是外贸出口增长乏力,重大项目建设进展不快。财政增收压力较大,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四大主体功能区产业集群集聚能力还不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任重道远。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乡村经济比较薄弱。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2010年宁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政府平台数字对接系统 品种:政府平台数字对接系统;产品说明:规格定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YH

13% 四川雨禾源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政府办公内网防火墙 ZXSEC US13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兴

13% 广州市壹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政府办公内网防火墙 ASA5520-K8 4个千兆端口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思科

13% 广州市壹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铜门政府铜门博物馆铜门 1014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上海如雅铜门

13% 上海雅饰窗实业有限公司
西海棠 Ф15公分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西安海川

13%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西海棠 Ф10公分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西安海川

13%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西海棠 Ф12公分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西安海川

13%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图书馆政府公务内网核心交换机 RS-DOC-89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壹掌柜

13% 广州市壹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高空工作 GTC14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高空工作 NKR55LLW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高空工作 BJ1041QC4S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高空工作 EQ1050T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高度×冠幅)80×80cm 盆苗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惠州市2022年9月信息价
(高度×冠幅)80×80cm 盆苗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惠州市2022年7月信息价
苗高120cm 冠幅80c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梅州市2022年2季度信息价
自然形片植灌木,【自然高】×冠幅20-30×15-25,土球直径10,容器苗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22年6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乡镇人民政府审批管理端 详见附件|1人日 1 查看价格 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1-10-12
政府工作汇报资料盒 A4|106幅 1 查看价格 广州三三标识制作有限公司 广东  云浮市 2022-03-17
2010毛石价格 M10|10m³ 1 查看价格 河北望埠镇良好园林奇石场 黑龙江  大庆市 2015-10-08
20105月钢板 Q345C-Z15 40mm厚 Q345D-Z15 50mm厚 Q345GJC-Z15 40-60厚 Q345GJD-Z15 40-60厚 Q345B-Z15 40厚 Q345C-Z25 80厚|30000t 1 查看价格 上海昌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 2015-08-18
诊断报告工作 在医生诊断端,部署诊断报告工作站軟件,支持多屏幕显示,提供影像快速调阅及影像处理工具,提供诊断报告模板,支持进行典型病案收藏,提供所见即所得的报告形式,可对病人历史诊断信息进行查询比较,提供多模式图像调阅|1套 1 查看价格 北京昊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18-09-25
深圳2010定额动态人工单价 安装工程|1工日 1 查看价格 深圳 广东  茂名市 2010-10-16
201012月份人工单价 一类|1工日 1 查看价格 - 广东  广州市 2011-02-18
电力电缆2010价格 NHYJV-4×50+1×25|1km 1 查看价格 广东坚宝电缆有限公司 广东  清远市 2014-04-09

三、着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是省委、省政府和宣城市委、市政府对宁国发展的新期待,是宁国新一轮发展的新目标。我们将增强责任感、强化执行力,用心、用智、用力把宁国的事情办好,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一)增强发展观念,奋力开拓进取。

继续坚持和发扬“敢为人先”的宁国精神,始终保持勇于进取的朝气、自加压力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尽职尽责,致力发展。善于以战略、创新、辩证的思维,准确把握金融后危机时期的发展趋势,注重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只要是对宁国发展有利,对群众有利,对全局有利,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大胆地闯,充分激发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永葆宁国发展的旺盛活力。

(二)增强效能观念,狠抓工作落实。

大兴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政府班子率先垂范,实行政府工作项目化、责任主体明确化、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层级清晰化,把工作定责、定量、定质、定时,以目标引领,以时间倒逼,以责任问效,环环相扣,步步紧跟,有序推进,重在实效。继续开展市直机关效能测评、民主考评百名科长、民主考评基层站所长和公共服务单位活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到服务到位、提速到位。加强政务督查和行政监察,健全绩效评价、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尝试建立政府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公布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凡是做出的承诺就要兑现,凡是承诺的事情就要做好。

(三)增强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

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促进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进一步完善市长热线办理机制,虚心听取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强化网络舆情监管,畅通政府与群众双向沟通渠道。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科学、依法、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经济顾问和法律顾问的作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四)增强自律观念,加强廉政建设。

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对财政预算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落实公用经费支出标准零增长和经常性项目支出零增长,把更多的资金用到发展上来。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规范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工程招标、产权交易等行为,努力从制度上和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发生,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五)增强素质观念,加强队伍建设。

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稳妥推进职能划转、机构撤并及人员配置等工作。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员轮岗交流制度。继续选派干部到上级机关、发达地区和经济一线挂职锻炼。大力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全体公务人员要更加紧迫地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熟悉和掌握现代金融、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知识和各项政策法规,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各位代表!危机之年,我们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新的征程,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我们的前景光明而美好。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以更高的要求谋划科学发展,以更强的措施致力和谐发展,以更快的速度推进率先发展,不断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把我市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小城市而努力奋斗!

——2010年1月11日在宁国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宁国市人民政府市长 唐佑文

2010年宁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常见问题

  • 泰安市人民政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土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渔业局市农业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计生委市审计局市环保局...

  • 洪湖市人民政府

    洪湖好吗?当地政府部门都不上网吗?他们都是在家里上班吗?不要出门的吗?看不到洪湖南滨大楼出了这么多骗子公司吗?耳朵也听不到吗?还是每天都在哪里和他们一起吃饭喝酒?洪湖政府办公室是不是木有人上班了?我都...

  • 保定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区划

    保定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区划是:(1)保定市辖3市,分别是市、安国市、高碑店市。(2)15县,分别是易县、涞源县、定兴县、顺平县、唐县、望都县、涞水县、高阳县、安新县、雄县、容城县、曲阳县、阜平县、博野县...

二、扎实做好2010年各项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三年强基础”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还是“十二五”的谋划之年。做好今年(2010年)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意义深远。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宏观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们仍处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巩固期、转型发展的调整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惠民生的有机统一,仍将是政府工作的核心任务。我们更应当看到,新的一年,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希望。今年(2010年),中央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调结构、促发展的有力措施,将为我市加快发展带来诸多利好。特别是经过多年持续较快发展的能量积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区位交通、自然资源以及政策环境等组合优势,为我们建设“安徽县域科学发展试验田”奠定了坚实基础,将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宣城市委、市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心,迎难而上,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就一定能够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2010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宣城市委二届七次全体会议及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决定》和《纲要》的总体部署,以“又好又快、转变转型、大干大上”为基调,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为主线,以“大投入、大转型、大环境”为重点,深入开展“项目建设落地年”活动,加快“五区”建设步伐,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为“三年强基础”提供更加坚实的保证。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宣城市下达的目标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项目和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融入全球化的大开放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区第一,分类指导推进园区建设。制定《关于调整布局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以大园区推进大发展,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围绕“打造最佳投资地,建设一流高新区”,积极筹措资金4亿元,继续优化提升南山园区,强力推进河沥溪园区,突出抓好园区道路、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确保所有入园项目及时供地,快速发展。按照统一规划、产业引导的原则,整合梅林、汪溪集中区等资源,作为省级开发区的拓展区,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开发的新局面。立足打造“城市副中心新城区、工业主战场新园区”,建立“镇区合一”的港口生态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实施汪港公路、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一期工程大会战,逐步拉开园区框架。严格项目准入制度,打造东三角特色产业基地。全年南山河沥园区开工项目40个以上,投产项目30个以上;港口园区开工项目10个以上,投产项目10个以上。

第二,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成效。

围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集聚,组建6大产业招商团和产业发展办公室,既抓产业项目的引进,又抓产业发展的扶持,形成“招来一个、落户一群、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立足招大商、招好商,把引资重点放在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大、好、高”项目上,紧盯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投资新动向,开展点对点的针对性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具有牵动性的大项目。精心策划举办具有宁国特色的节庆活动,灵活采取小分队招商、以商引商、园区招商、境外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成效。进一步夯实招商基础,优化招商机制,强化招商培训,提高招商能力。全年引进内资10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5300万美元以上。其中单体投资达10亿元的项目1个以上,达5亿元的项目3个以上。

第三,全力突破一批重大项目。

扎实开展“项目建设落地年活动”,围绕项目谋划争取、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重点环节,争分夺秒推进项目建设。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全力推进宣城至宁国、宁国至绩溪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宁国至千秋关高速公路开工,启动扬绩高速宁国至广德段的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申嘉湖高速宁国至安吉段列入省“十二五”规划,全力构建无缝对接长三角的快速通道,增强产业和资本的可进入性。积极配合皖赣铁路新双线建设,争取实施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城区段西迁取直工程,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全力推进司尔特迁扩建、双津医用包装膜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发展后劲。组织实施100余个重点建设项目,加快14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实完善项目库,谋划储备一批投资规模在10亿元、3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大交通、大城建、大产业”项目,确保项目库动态规模在500亿元以上。创新大项目投入机制,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新增“861”项目20个以上,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投资计划。全面落实项目推进责任制,完善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实行项目进度绩效考核,形成“一切围绕项目、一切为了项目、一切服务项目”的良好局面。

第四,努力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综合运用出口退税、财政贴息等措施,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千方百计保持出口稳定增长。鼓励出口企业创立自主品牌,积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外贸壁垒较少的新产品。发挥外事侨务、外宣和对台工作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商检等单位来宁设立办事机构,不断完善外贸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力争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5亿美元。

(二)以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大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县域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一,提升壮大三大主导产业。

充分利用市场约束的倒逼机制和经济调整的洗牌效应,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耐磨铸件、电子元器件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汽车零部件基地建设,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加快中鼎工业园扩建步伐,支持亚新科公司将芜湖生产基地迁回宁国,发展上下游及关联配套企业,力争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规范提升耐磨铸件产业,重点启动凤形工业园搬迁,加快新马耐磨合作项目建设,建成省级耐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引导中小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升级转型,积极争创耐磨材料优质示范基地,力争耐磨铸件产业产值突破45亿元。加快电子元器件基地建设,制定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发挥飞达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加速产业集聚,力争电子元器件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

第二,加快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把握国家实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战略导向,大力发展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产业发展导向机制,从财税政策、项目准入、土地供应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支持华普建材与中国建材集团合资合作,加快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电子信息产业,力争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10%以上。

第三,培大育强一批骨干企业。

在现有规模企业中,排出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加大财税、金融、用地等支持力度,促进跨越发展。鼓励江南化工、聚隆等企业依托品牌、技术、管理优势,迅速扩张,做大做强。支持市内企业与央企和省属大型企业开展战略性合作,争取1-2家企业挂牌上市,重点培育10家后备企业。加快推进交通安全设施、LED照明灯具等一批招商项目。全年新增规模企业40家以上、亿元企业5家以上。力争通过1-2年的努力,年产值超50亿元企业达到1家、超30亿元企业达到1家、超10亿元企业达到3家以上。

第四,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畜禽养殖、山核桃、竹业三大骨干产业,发展花卉苗木、茶叶、水产养殖、中药材、高山蔬菜五大优势产业,培育红豆杉、油茶等新兴产业。着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和品牌化,鼓励五星、太阳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詹氏、山里仁、乡味源、华瑞等一批加工型、营销型龙头企业,支持绿健油茶深加工二期项目建设,新增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加快省级恩龙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制定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建设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2个,新增绿色、有机食品10个以上。

第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制定《宁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落实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重点抓好现代物流业发展,超前谋划建设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加速融入长三角物流圈。制定发展总部经济的意见,规划建设总部经济园。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加快推进五星级酒店、商之都商业广场等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中心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农特产品交易市场,支持亚夏卡车交易、家居建材等市场发展。加快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建无线宽带城市。编制《宁国市两化融合专项规划》,积极争创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积极发展保险、家政等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落实好“家电下乡”等消费政策,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扩展教育文化培训、全民体育健身等新兴消费领域,推行服务标准化管理,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以文明创建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大力实施森林景观化的大生态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一,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开发。

立足“大市场、大旅游、大发展”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完成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和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理顺青龙湾度假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规划为指导,突出自然山水、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特色,切实抓好板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争度假区整体开发取得新突破。强化旅游项目包装和招商推介,充分发掘千秋关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高起点策划一批精品项目,加快推进恩龙整体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组建旅游合作战略联盟,深化“宁绩旌‘绿三角’经济协作区”合作,打造“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的精品区。主动对接上海世博会,举办多种形式的旅游宣传推介和整体营销,扩大宁国旅游影响力。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2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1.2亿元。

第二,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

以规划为指导,组团式推进凤形新区、城北新区整体开发,构建现代化中小城市格局。加快完善荷香路等在建工程。组织实施仙霞路、宁墩路、万家路、仙霞桥等“八路一桥”工程。建成河西滨河公园,提升宁阳公园。进一步完善城区供水管网,延伸污水管网,建设天然气管网。在保护中推进河沥溪旧城改造,启动实施河沥溪防洪工程。新建农民公寓房400套,全面建成竹林园二期、三泉二期、四通廉租房项目。改造12条背街小巷,解决好凤形第二安置区、潘村安置区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继续推进城市亮化及人行道改造工程,完善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建设西津河凤凰大桥至时代广场段沿河绿化景观。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0公顷。

第三,提升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水平。

大力开展“效能城管、和谐城管”创建活动,提高综合执法和文明执法水平。强化占道经营、噪声污染等专项整治,巩固烟花爆竹限放成果。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建设2个城市公厕和1个垃圾中转站。完善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消除城市保洁“盲区”。落实社区建设“费随事转”要求,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提升居民满意度。完善中心城区交通专项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划定一批公共停车带,营造有序的交通环境。组织实施大拆违行动,建立联动执法监察机制,坚决查处各类违法建设。突出抓好文明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爱我宁国、树我形象、建我家乡”等主题活动,着力培育“五型”市民,巩固全省首届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积极争创“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第四,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编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突出重点区域整治、产业结构调整和循环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由一般性环保工作向生态文明整体推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贴标准,逐步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农业旅游区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实施“蓝天、碧水、青山、绿地”工程,继续推进重要公路沿线的绿色长廊和三条大河沿岸的绿色屏障建设,巩固河道采砂整治成果,彰显“自然山水在城中,城在自然山水中”的生态城市形态,确保成功争创“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

第五,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今年(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最后一年,我们将以工业节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为重点,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坚决完成好这一攻坚任务。政府机关要带头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争创低碳城市。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加快实现绿色增长。强化建设项目新增排放容量管理,严格落实新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决杜绝重污染项目。

(四)以科技创新和集聚要素为重点,大力实施学习知识化的大促进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省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

第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力争取得一批科技成果、产业成果和改革成果。鼓励同行业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37个千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力推进科技孵化中心建设,重点抓好14个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鼓励发明创造,力争全年专利申请量450件以上,其中发明类专利60件以上,实施专利成果转化项目10个以上。争创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3-5个。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力争新增1-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品25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40%以上。

第二,积极推动财税、金融改革与创新。

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完成收入任务。健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政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提高国投公司的融资能力。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务举借、使用、偿还和提供担保的行为,确保公共财政安全。抢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发挥商业银行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与国家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合作,确保全年新增贷款12亿元以上。强化金融和上市工作办公室服务职能,畅通政银企沟通渠道,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力促农村合作银行和徽商银行宁国市支行尽快开业,加快组建村镇银行,积极引进市外金融机构来宁设立分支机构。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撬动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创办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

第三,深化土地管理改革与创新。

当前,国家从严控制建设用地、加强用地核查的力度不断加大,可以预见,今年(2010年)我市土地供需的矛盾将十分突出。我们将把握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以土地管理改革创新和规范使用为突破口,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大土地整治、开发、复垦力度,科学编制土地出让和储备计划,最大限度盘活存量土地,鼓励建设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严肃查处违法用地行为,着力破解土地瓶颈制约,确保宁国发展的用地需求。

第四,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机制,营造拴心留人的发展环境。搭建人才资源需求平台,鼓励企业引进培养一批年轻型、专业型、技能型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技工。加强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一批业务素质高、奉献精神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整合劳动、教育、农委等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第五,大力推进全民创业。

激发一切能够激发的创业热情,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创业主体,放开一切能够放开的创业领域,在全社会形成“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大力推进宁国“二次创业”。继续开展“宁国发展功勋”评选,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的现代企业家队伍,构建企业家社会。着力构筑创业载体,加快港口、河沥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支持金辉创业园发展,启动建设商会会馆。全年新增私营企业350家以上、个体工商户2500户以上。

(五)以完善设施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大和谐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第一,按照建设四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统筹城乡规划。

建立城乡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互协调的“三规合一”新机制。理顺市、乡、村三级规划管理体制,加大规划宣传、执行力度,切实提高规划的法定性。引入现代规划设计理念,认真做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完善规划体系。修编港口、中溪、梅林、胡乐、青龙5个乡镇总体规划。

第二,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今年(2010年)市政府将筹措资金1300多万元,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开展“美丽乡村”创评和建设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和新型户籍管理改革,重点抓好中心集镇建设和示范村整村推进,打造3个星级新农村示范村。改造叶杨路,新建村组水泥路90公里。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建成220千伏三津变电所,扩建110千伏汪溪、梅林变电所,进一步提高城乡用电的保障能力。强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港口、胡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18项重点水利工程,除险加固5座小型水库,解决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设户用沼气池2000口,完成改厕4500座。

第三,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增长计划,制定出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办法。积极发展富民经济,新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0家以上、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以上。积极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搞好用工对接,推进“订单式”培训,努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大力发展现代林业,深化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实施林业保险制度,健全林地评估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强农支农惠农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第四,加强民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精心组织实施省定33项民生工程和我市确定的12项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大投入、巩固成果、健全机制,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泛开展就业培训,统筹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力争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200个。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启动建设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扎实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救助水平。继续安排移民扶持资金100万元,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力度。重视发展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和福利慈善事业,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待遇。

第五,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逐步消除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支持宁国中学办好70周年校庆活动,完成高中教育布局优化调整,高起点规划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和外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重视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保障每一个困难家庭学生平等就学、完成学业。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市医院综合楼和传染病区建设,突出抓好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申报争取省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运行机制。继续落实计划生育奖扶政策,推进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所规范化建设,完善“村(居)为主”工作机制,巩固低生育水平。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有序开展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建成河沥溪园区及城郊结合部有线电视网络。推进与凤阳县结对合作。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支持档案方志等各项事业发展。

第六,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深入推进平安宁国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严肃整治砂霸、石霸、地霸等不法行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规范信访行为,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积极消化信访积案。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完善气象预警、地质灾害、防震减灾工作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落实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加强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推进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让广大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其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依法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认真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民防工作,提升“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

2010年宁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文献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0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0

格式:pdf

大小:59KB

页数: 30页

评分: 4.6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 www.gx.xinhuanet.com 2010 年 03月 16日 17:45:23 来源: ——2010年 2月 6日在桂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李志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 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也是我们逆势奋进、 经 受严峻考验的一年,更是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取得新发展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 机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对我市年初部分企业减产停工、农民工大量返乡、外贸萎缩、财政 减收、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巨大压力,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在市 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农业稳市、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工业 强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

立即下载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

格式:pdf

大小:59KB

页数: 31页

评分: 4.3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 www.gx.xinhuanet.com 2011年02月11日 21:59:41 来源: ——2011年2月11日在桂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长 李志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桂林市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 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和 201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百年不遇的雨 雪冰冻灾害,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科学研判、克难攻 坚、开拓奋进,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预计 2010年比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 1.11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 1.06番,财政收入翻 1.23 番,工业增加值翻 1.46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

立即下载

前言

——2010年1月25日在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徐守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380亿元,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486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1508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1386亿元,增长11.1%。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04亿元,增长36.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6.7亿元,增长2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6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3050元,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1%;城镇登记失业率3.3%;人口自然增长率6.61‰。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全力应对挑战、较快扭转经济下滑趋势

贯彻落实并主动对接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及时组织实施了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工程、教育卫生、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等一大批项目。大力推进节假日消费、旅游以及“家电下乡”,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投资和消费的较快增长直接拉动了经济回升。2008年11月以来,争取国家扩大内需和预算内投资145.7亿元,发行政府债券65亿元、中期票据100亿元。全年新增贷款915.9亿元,同比多增453.6亿元。努力扩大招商引资,第十五届“兰洽会”签约合同项目总投资1061亿元。执行招商引资项目1425个,实际到位资金449.2亿元,增长58.3%。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30亿元,增长40%。投资增长直接拉动了即期需求,带动了全省消费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0亿元,增长18%;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39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2.8亿元,分别增长36.3%和40.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宝鸡至天水、平凉至定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65公里,比上年增加349公里。天水至定西、武都至罐子沟等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建设,新开工兰州南山公路、瓜州至星星峡高速公路。兰渝、西平、天平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开工建设。嘉峪关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和金昌机场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兰州中川、庆阳机场扩建及新建夏河机场、张掖机场军民合用项目已得到国家批复立项。兰州至郑州至长沙成品油输油管道甘肃段建成,“西气东输”二线、涩宁兰复线、兰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等工程开工建设。乌金峡和炳灵水电站、景泰电厂、永昌电厂“上大压小”工程投产发电,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兰州范家坪热电厂建设进展顺利。开工建设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引洮供水一期、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稳步推进。一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和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制定了促进企业稳定增长的16条政策和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10项措施,对23户骨干工业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开展大规模、高起点技术改造。推动省属企业同中央企业联合重组。加强经济运行协调服务,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新建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0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国家科技奖11项,实现技术交易额35.6亿元。全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装机容量达到220万千瓦,风电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敦煌20兆瓦、嘉峪关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实施节能减排重点改造项目95个。淘汰钢铁、铁合金、水泥、造纸等落后产能375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30万千瓦。从二季度开始,工业生产形势逐月好转,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20亿元,增长9.5%。万元GDP能耗下降5.2%,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均完成年度减排计划。

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全省粮食、良种、农机及农资“四项”补贴资金达25.7亿元,增加6.3亿元。兑现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良种补贴资金2.4亿元,是上年的近3倍。粮食总产量达到906万吨,创历史新高。全膜双垄沟播面积达到758万亩,增产粮食60万吨以上。整合13.3亿元支持马铃薯、中药材和43个牛羊产业大县建设,马铃薯、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和246万亩。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肉类总产量85万吨,增长7.4%。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7万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89万亩,新修梯田110万亩。实施596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减贫40余万人。解决15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新建农村户用沼气40.2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万公里。劳务输转477.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65亿元。

切实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省级投入资金61.5亿元,承诺为老百姓办的12件实事基本落实。制定了30条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启动实施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安置3838名纯农牧户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争取国家“特岗计划”5000名,选拔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招录公务员2857名。城镇新增就业27.8万人,实现再就业11万人。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五保户供养标准和工伤伤残标准。城乡低保资金达到31亿元,增长51.8%,低保人数增加107.5万人。村干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全面实施。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4.86万套、232.2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54.8%。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1.3万户。全面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完成宕昌县“两基”攻坚任务。率先开展中职教育减免学费工作,覆盖率达97%。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5%。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科学有序进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三项制度”,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制定《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甘肃省扶助残疾人规定》,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一批文艺精品获国家大奖。第三次文物普查、丝绸之路申遗、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和长城资源调查工作进展顺利,申报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2.2万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建6000个农家书屋。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新闻出版、外事、侨务、地震、气象、人防、测绘、参事、文史、地方志和档案管理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加大工作力度、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

按照国务院目标要求,举全省之力加快灾后重建。落实各类补助性重建资金406.7亿元。纳入规划落实重建资金的9685个项目已开工7299个,占规划项目数的75.4%。完成投资390.1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7.1%。灾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和维修任务全面完成。基层学校、医院等公用设施重建工作完成80%以上,通路、通电、通水、通信息、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目标基本实现,市场服务体系初步恢复,水利、电力、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有序推进。深圳援建项目全部开工,18个项目建成。

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破解发展难题,推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财税分配、城镇规划、环保约束、民生保障等10个方面体制机制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85.6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白银公司与中信集团、华亭煤业与华能集团、祁连山建材与中材集团实现战略重组,兰石集团、读者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大禹节水在创业板成功上市,6户省属困难企业政策性破产进展顺利。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省直管县财政试点达到41个。设立地质勘查基金5亿元。中信银行兰州分行正式开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试点步伐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全面推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部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序开展。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7件,制定政府规章11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有序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强化应急管理,果断处置突发事件。妥善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力度,监察审计工作继续加强。积极推进村务、厂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精神文明建设、双拥工作、民兵预备役建设取得新成绩。认真贯彻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有效防范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和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经济环境变化加剧,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工业品价格跌宕起伏。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极其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英明决策的结果,是省委创新思路、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同心协力、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奋力拼搏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劳动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甘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中央在甘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甘肃发展和灾后重建的兄弟省区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一是工业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石化、有色、冶金等支柱产业受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库存上升、产成品资金占用增加、订单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外贸出口量增价跌局面短期难以改变。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足,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国家刺激消费政策匹配性不强。三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产业结构不合理,对能源、原材料依赖性强,节能降耗和资源保障压力大。产业链条短、深加工产品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不足。四是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村贫困面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劳动力技能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五是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双重任务并重,就业形势严峻。六是政府自身建设亟待加强。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少数部门和公务员改革开放意识不强,体制机制创新不够,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办事拖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省政府将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2010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经济结构性矛盾暴露最为明显的一年,也是我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作为全省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城市,我市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尤为严重,企业订单大幅下降,出口明显下滑,企业生产经营异常艰难,经济工作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主线,坚定不移推进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建设,全面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三促进一保持”的要求,化危为机求突破,攻坚克难破瓶颈,着眼未来促转型,夯实基础定格局,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步伐。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GDP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37.7亿元,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增长6.6%;预计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6.98万元,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额410.5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8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59元,增长9.1%,近十年来首次高于GDP增速;农渔民人均纯收入8575元,增长6.6%。接待游客2087.7万人次,增长9.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05.2亿元,增长33.6%。来源于珠海的财税总收入305.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4亿元,增长9.9%。

——重大产业项目取得新突破。中船1100万吨级造船基地配套工程、中国海油深水工程基地、中航通用飞机产业基地和玉柴发动机等一批总投资1300多亿元的重大项目陆续动工,为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壮大产业规模奠定了基础。招商引资成绩骄人,引进内资注册资本金总额56.9亿元,增长88.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8亿美元,增长3.3%,比全国、全省平均增幅分别高出5.9和1.4 个百分点。中央和省属企业在珠海累计投资项目34个、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重大项目招商势头良好,协议总投资200亿元以上的项目2个、100亿元以上的6个、50亿元以上的7个。

——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港珠澳大桥动工,进一步提升珠海的区位优势。广珠城际轨道和广珠铁路建设顺利推进,计划于今明两年先后竣工通车。高栏港高速、机场高速、井岸二桥以及珠海大道、柠溪路改造、板樟山隧道大修工程等动工建设。省道S272白蕉高速公路出口至湖心路口段建成通车。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第二个泊位竣工,10万吨级煤码头和两个15万吨级矿石码头动工建设,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和10万吨级进港主航道项目获得国家批准,珠海港成为珠三角地区水深条件最好、功能最齐全的港口。

——区域合作结出新硕果。国务院批准实施《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使横琴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横琴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想方设法落实横琴在通关制度、金融创新、产业和信息化、土地管理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横琴新区专项政策和规划编制报批等工作加紧推进,多联供燃气能源站、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等一批项目动工建设。出台了推进珠港澳更紧密合作的实施意见,开展对港澳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珠澳合作开创新局面,与澳门特区政府达成珠澳同城化共识,建立官方正式联络机制,重点推进基建对接、通关便利、产业互补、服务一体等方面合作。千方百计应对咸潮,强化科学调度,加紧推进总库容4333万立方米的竹银水源工程,保障珠澳供水。召开首届珠中江区域合作联席会议,确定八大重点合作领域,20多项实质性合作项目加紧推进,实现公交互通、年票互认、媒体互动、环保联动,加快珠中江经济圈一体化进程。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应对危机,经济回升向好发展

  遏制下滑促增长成效明显。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市政府见事早、谋划准、出手快、出拳重,沉着应对,积极化危为机、危中求进。坚持把扩内需与稳外贸结合起来,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把惠民生与保稳定结合起来,把优化政府服务与激发市场活力结合起来,使我市经济呈现“一季度罕见下行、二季度降幅收窄、三季度逐步回升、四季度企稳向好”的逐季好转态势。1月份GDP降幅高达20.2%,一季度降幅收窄至5.1%,上半年恢复正增长,三季度增长4.1%,全年增长6.6%,比年初回升26.8个百分点。及时出台了《珠海市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办法》等30多个政府规章和文件,着力优化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环境。投入资金5亿元支持企业开展科研、技改等活动,发放援企稳岗补贴8060万元,减轻企业负担近5亿元,着力扶持企业发展。财政安排“四位一体”政府风险准备金6000万元,撬动贷款10亿元,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大力扩内需、促消费,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贡献率达到80.4%;珠海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货运量分别为138.6万人次和1.4万吨,两项指标都增长23.5%。积极扶持企业抢抓订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374.4亿美元,其中出口177.8亿美元,降幅分别由一月份的39.8%、26.8%收窄至20.1%、16%。由于个别大型出口工业企业产值锐减,实际降幅超过3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被拉低7.4个百分点,仅完成478.6亿元,增长1.2%,与上年基本持平。

文件全文

——2010年1月20日在菏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3亿元,增长14%以上,增幅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同比分别增长2.2%、19%、14.4%;三次产业比重达到21.8:51.6:26.6,二三产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0亿元、利税170亿元,分别增长22%和3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0.6亿元,增长19.98%,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其中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8.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下降。

——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市区40项重点工程顺利完工,县城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快进展。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95元,分别增长10%和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646.3亿元,比年初增加114.3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加快“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发展。抢抓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政策机遇,先后争取中央投资项目355个、资金4.9亿元、省调控资金14.6亿元,争取中央资金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位,基本实现开工率、资金配套率和问题整改率“三个百分之百”。紧紧围绕“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项目推进机制,规范项目建设手续,努力破解资金、用地等各种难题,全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率先通过省政府验收,保障了大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5亿元,增长24.9%,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65亿元,增长22%。东明黄河公路大桥获得国家核准,日照至东明输油管道开工建设,东明石化120万吨高硫重油综合利用项目即将建成,龙堌煤矿、赵楼煤矿、巨野巨润建材、东明洪业化工10万吨环己酮、玉皇化工10万吨顺丁橡胶、开发区玉皇20万吨苯乙烯、德润化工5万吨苯加氢、成武达驰750千伏级变压器、牡丹区海普电器、曹县三利轮胎、单县尚舜化工扩建、郓城恒基工程机械、鄄城上海生物肥业、定陶润鑫化工等246个过亿元大项目竣工投产,郓城洪达化工、东明玉皇化工20万吨聚丙烯、牡丹区镁合金、曹县凯雷圣奥等160个过亿元大项目开工建设。“四大基地一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75亿元,占全市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的75.3%。

(二)精心组织工业运行,千方百计保增长。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作为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的重要措施来抓,成立了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建立了联系企业督导员制度,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11条意见,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79家,新增298家;实现增加值483.2亿元,增长23.4%;工业用电量53.4亿千瓦时,增长19.3%,增幅居全省第三位;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41家,其中过亿元的7家。市政府与省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动政银企合作,年末各项贷款余额662.7亿元,比年初增加178亿元,同比多增97.3亿元,是历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曹县巨鑫源食品、曹普工艺分别在澳大利亚和美国成功上市。积极实施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狠抓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技改项目529个,预计完成投入140亿元,增长67.3%。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预计实现产值400亿元,增长30%,牡丹工业园被列入全省第一批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省级以上达到22家,新增4家。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省级名牌产品达到40个,新增17个。繁荣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480亿元,增长19%;实现旅游总收入27.5亿元,增长36.9%;完成进出口总额12.6亿美元,增长26.6%,是全省唯一一个正增长的市。

(三)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粮食总产111亿斤,增产11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营造片林22万亩,超计划8万亩;肉类、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5万吨、13万吨,分别增长4.8%、8%。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00家,新增60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209个,新增302个。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基本建成,全市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到210万亩,获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达到128个。注重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闫潭、苏泗庄等6大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全面启动,郓城南赵楼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持续开展,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1288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基本实现机械化。改造国省道干线公路200公里、农村公路1720公里,新建电气化村48个、户用沼气池2.4万座,新增饮水安全人口65万人。实施整村住房建设改造160个,完成农房建设5.5万户,改造危房1.8万户。培训农民22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万人。

(四)强化规划建设管理,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组织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和专家,高水平编制了城北组团、城南组团、西部城区等11项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市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到100%,提前一年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县城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到70%以上。继续实行项目指挥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周调度会等推进制度,市区重点工程明显加快,完成投资70亿元,创历年新高。大剧院、演武楼、牡丹广场等重点工程竣工投用,大剧院片区成为城区新地标。赵王河下游开发治理工程基本完工,沿河景观带初步形成。按照5A级景区标准实施了曹州牡丹园提升改造,园区面积扩大了600亩,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南外环路开工建设,和平路、西安路实现贯通,新修、改造市区道路20余条、40多公里。市垃圾处理厂竣工运营,南湖水库一期建成蓄水,两区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新建雨污管网66公里。铺设热力管道9.6公里、燃气管道12.8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8000户。栽植各类乔灌木30万棵,新增改造绿地43处。实施了华英路、赵王河景观带、大剧院片区和重要节点的亮化工程,市区亮化水平得到提升。大力推进房地产综合开发,市区完成拆迁面积130万平方米,新开工商品房面积150万平方米,其中高层、小高层115栋,竣工商品房面积120万平方米。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廉租住房2万平方米。深入开展了以“迎全运庆国庆共建文明牡丹城”活动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县城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一轮城镇建设全面启动。

(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31.5万平方米,新建城区中小学15所;中小学课程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菏泽学院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菏泽医专新校区投入使用;职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菏泽技术学院内涵建设、招生就业取得新成效,菏泽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迈出新步伐。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完成了2332所村卫生室、2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9%;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甲型H1N1流感防控科学有效。建立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群众生育观念进一步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9‰。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扎实推进,新改扩建乡镇文化站46家,新建农家书屋748个,新发展城乡有线电视用户3.5万户。十一届全运会武术散打决赛圆满成功,荣获国家体育总局重大贡献奖和十一届全运会优秀赛区。努力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各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口106.8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和每人每年1000元,城乡大病人均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3800元和28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新农保试点工作顺利启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对口援建都坝乡重建工程全部完工,援建北川新县城项目进展顺利。人防、气象、地震、档案、史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民兵预备役、老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到100%。继续实行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部门主要负责人电话公开和集中收费等制度,充分发挥市长公开电话、行风热线等便民渠道的作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精简审批事项,开展行风评议活动,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取得了新成效。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争先创优工作成效显著。

各位代表,在国内外市场低迷、企业运行困难、利润空间下降、投资动力不足、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极其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菏泽市人民和衷共济、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菏部队、武警官兵和中央、省属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菏泽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滞后,企业市场竞争和自主创新能力弱;国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市场准入、生产要素供应、节能减排等准入门槛,对我市大项目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结构调整进展慢,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依然困难;财政政策性减收因素多,硬性增支压力大,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社会保障能力不强,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需要;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0年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2012年奋斗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基础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2010年),工作至关重要。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我市大项目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和民生的改善;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市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有利于我市争取上级的政策和支持。新一轮城镇化建设高潮的兴起,不仅能够完善城镇功能,而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在过去两年竣工投产300多个大项目的基础上,今年(2010年)新开工和续建大项目还将达到300个;郭屯煤矿可正式投产,郓城煤矿有望试生产,加上已投产的彭庄、龙堌、赵楼煤矿,今年(2010年)煤炭产量可达到700万吨以上,这将是我市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点。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趋利避害,开拓创新、扎实苦干,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今年(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以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为主线,以“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大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工业运行质量,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着力加快城镇建设,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为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打下坚实基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5%;千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进出口增长8%;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万元GDP能耗降低4.2%,SO2、COD排放量分别下降2%和3%。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实现工业化进程的新跨越

转方式、调结构是中央和省对今年(2010年)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菏泽市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和重要任务,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上、放在加快大项目建设上,大力开展大项目建设推进年、提升年活动,用大项目建设的大成效、高水平,促进工业经济的大提升、大发展。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抓策划、抓招商,促储备;抓审批、抓完善,促规范;抓开工、抓进度,促建设;抓服务、解难题,优环境;抓竣工、抓投产,促成效,确保牡丹区华润电厂,东明石化300万吨高硫重油综合利用、洪业化工16万吨己内酰胺,郓城赵楼煤矸石电厂,巨野巨森秸秆木材综合利用、40万吨醋酸,开发区聚隆化工等一批大项目尽快开工;巨野铁雄新沙二期、单县舜亦新能源一期、曹县凯雷圣奥、郓城洪达化工等一批大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力争全年新开工、续建亿元以上大项目300个以上,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新增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以上。在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把做大做强企业贯穿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在立项、技改、融资、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利用3年时间实现“一六五五”发展目标:到2012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的企业1户,过100亿元的6户,过10亿元的50户,过亿元的500户。

二是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贯穿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抓住国家推进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国际牡丹花会和中国林交会两大平台,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在各县区分散招商的基础上,市里将统一组织两次以上集中招商活动。全市确保落地20个投资10亿元以上、200个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扩大市场准入范围,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

三是把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贯穿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围绕纺织、食品、木材、机械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上高水平项目,力争新上项目的设备、工艺和技术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四是把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贯穿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围绕拉长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策划和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实现资源就地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向深度、广度、集聚度发展。

五是把着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贯穿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利用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和省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的机遇,抓紧策划论证相关项目,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六是把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贯穿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树立低碳经济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低碳发展之路。严格执行环评和能评制度,坚决杜绝“两高”项目上马。对照国内同行业最高标准,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确保达到节能减排要求。抓好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工程正常运行,建成市区污水处理厂2座,新建污水管网150公里,确保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三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进一步改善。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二)强化工业运行调度,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要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诸多困难和问题,确保新的一年有一个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下大气力抓好工业经济运行。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工业运行调度分析,继续坚持工业运行指挥部工作机制,完善重点企业督导员制度,认真落实扶持60户重点企业和鼓励支持“一六五五”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搞好煤电油运综合协调,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政银企合作,继续实行对金融机构的奖励政策,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力争全市新增贷款150亿元以上,其中中小企业贷款80亿元以上。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力争新增上市企业3家,进入上市程序的15家,并有1家市外金融机构在我市落户。

二是大力开拓市场,畅通营销渠道。抓住市场回暖和国家实施扩大消费的政策机遇,从提供市场信息、组织企业参加商品交易会等方面入手,引导企业组织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努力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着力推动骨干企业出口,特别是自营出口,确保全市出口情况好于去年(2009年)。

三是切实加强管理,努力降低成本。在全市企业中全面开展“练内功、挖潜力、增效益”活动,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强财务、生产、现场等基础管理,高度重视解决两项资金占用问题,提高资金流转速度和效率。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力争新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0个。加快推进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四是加大技改力度,提高装备水平。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环节进行改造,加快设备更新,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全市实施技改项目600个,完成投资180亿元以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支持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五是强化自主创新,增强研发能力。重点推进前200家规模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家;鼓励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联合,突出抓好10个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和10个重大自主创新项目的实施;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00项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0.8%以上。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全年引进30名高层次职业经理人、30名博士、300名硕士,培养30名以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六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加强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争取年内通过省政府验收;扶持30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40亿元以上。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结构调整的新突破

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强大支撑,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必须把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切实抓紧抓好,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以上。一是强化“四大载体”建设。继续加大对20个重点服务业城区、10个重点服务业园区、30个重点服务业企业、5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强调度考核,确保重点城区服务业税收占重点城区工商税收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重点服务业园区交易额和重点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重点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28亿元以上。

二是着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坚持规划指导、试点先行,总结推广东明石化、巨野巨润建材二三产业分离经营的经验做法,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企业二三产业剥离,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拓宽服务业增长空间。

三是加快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中国牡丹商贸城、菏泽国贸中心、定陶国大农贸城、单县湖西财富广场、鄄城中药材大市场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交易额过100亿元的物流园区达到2处以上、过30亿元的市场达到10处以上。

四是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业。集中抓好郓城水浒文化旅游城、鄄城孙膑旅游城、巨野金山旅游区、成武文亭湖旅游区、单县浮龙湖旅游区、曹县太行堤水库万亩荷塘旅游区等景区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好大剧院、演武楼的作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一城四乡一生态”旅游品牌,确保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加快发展会展、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

五是努力扩大居民消费。认真落实国家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切实做好家电、摩托车、汽车、农机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产品进超市”工程,有效促进城乡居民消费。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非法广告等各种不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全面实施城镇建设三年纲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居民消费、调整区域结构的重要切入点。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推进城镇化机遇,全面实施市、县《城镇建设三年纲要》,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一是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有针对性遴选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高标准做好城市商业金融中心、林展馆片区、东部城区综合区、人民路、黄河路的城市设计,以及城市重点工程的方案与施工图设计。组织各县编制道路交通、绿地水系等专项规划,县城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到100%,乡镇总体规划全部完成。规范“六线管理”制度,从严管理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

二是大力推进城镇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德商高速北段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东新高速、菏泽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做好菏鱼高速、万福河、郓巨河航道前期工作,力争洙水河年内通航,鄄城黄河公路大桥年底通车。重点抓好11项电网建设项目,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3亿元。实施南外环及220国道连接线、长城路、大学路、中山路、点将台路等一批道路桥梁工程,加大对老城区道路、背街巷改造力度。启动市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建设。加强以县城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三是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赵王河下游开发治理,开工建设生态湿地保护区,力争把赵王河打造成纵贯城市南北、具有现代气息和生态价值的重要景观带和城市防汛主河道。加快曹州牡丹园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确保四月上旬开园迎宾。开工建设胜利公园、烈士陵园、洙水河公园、万福河公园,深入实施补树增花规划,统筹建设供水、供热、雨水、污水等管网工程。坚持城镇管理重心下移,全面推行城镇精细化管理,提高净化、亮化、美化水平。

四是加快城市综合开发。围绕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加大项目策划、招商和建设力度,集中打造一批精品片区,力争全市竣工商品房面积80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260万平方米以上。依法严厉打击违法搭建行为,维护好城市开发建设秩序。加强建筑业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管理,发展壮大建筑业。

五是创新投融资机制。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债资金和各种专项资金。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建设。努力做大城建投融资平台,力争在利用金融机构贷款上实现大的突破。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规范特许经营管理,增加经营收益。

六是积极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按照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全面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政策,改革户籍管理相关配套制度,使有条件的农村居民有序转移为城镇居民。

(五)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菏泽市是农业大市,“三农”工作始终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努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一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促进52家支撑企业、30家重点龙头企业快速膨胀,力争新增1家国家级、5家省级、2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70亿元,增长16%以上。加快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力争达到600万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市新增300家以上。切实抓好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建设,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20个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

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培育大蒜、芦笋、西瓜、甜瓜、山药、牡丹、药材等规模化区域示范基地,新增经济作物面积60万亩以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美国白蛾防控,新增造林面积8万亩以上。加快推进规模养殖场区建设和“128渔业示范工程”,新增林下规模养殖场区150个以上,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35万亩。抓好5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1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继续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力争下派1200人以上。

三是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时将各种补贴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继续推进闫潭、谢寨等6大灌区改造,全面完成单县浮岗水库和曹县太行堤水库除险加固,加快郓城南赵楼水库建设,尽快启动南湖水库二期、东明拦蓄工程和牡丹区都司拦蓄工程,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及时做好黄河水引蓄调工作,增强综合抗旱防涝能力。强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大力开展农机规模化作业,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以上。

四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机制,广辟就业渠道,引导广大农民外出就业、就地创业。以菏泽技术学院为龙头,健全市县乡三级职业培训网络,力争培训农村劳动力30万人次。坚持依法、自愿、合理的原则,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五是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与小城镇建设相衔接,加大试点村(中心村)规划和建设力度。建设农村社区300个,社区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六)切实做好十项重点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今年(2010年)切实抓好10项重点工作。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以项目带就业,以创业促就业,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力争达到1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以上。

(2)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各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口18万人次;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20元和每人每年1200元;城乡大病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4000元和30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均提高到100元。

(3)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市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10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2万户;新建改造路灯50公里;新增公交线路8条、公交车100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全市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以上、窄危桥50座;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4万座,新增农村安全饮水人口60万人。

(4)加强保障性住房和农村住房建设。全市新建经济适用房3000套、2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2000套、10万平方米;启动整村建设改造315个,力争新建农村住房7万户,确保改造农村危房3.5万户。

(5)改善办学条件。加固改造中小学校舍25万平方米以上;各县区至少新建1所城区中小学校;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现“校校通”。支持菏泽学院二期工程、菏泽职业技术学院一期工程建设。

(6)增强教师队伍素质。全市选拔1000名以上优秀城镇教师到农村对口支教;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000名以上优秀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选拔1000名菏泽学院优秀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被顶岗教师到菏泽学院脱产学习半年。

(7)加快医院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市中医院和市精神病防治中心项目;完成牡丹区、郓城县人民医院,启动曹县、单县、巨野县、定陶县人民医院标准化建设;完成8处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任务。

(8)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妇幼保健等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重大疾病防控等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15岁以下儿童免费补种乙肝疫苗、10万名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做好10万名农村产妇住院分娩和150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补助工作。

(9)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启用鲁西南民俗博物馆;完成单县、定陶县、巨野县“三馆”和全市14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00个农村文化大院、1000家农家书屋建设。

(10)丰富城乡文化生活。举办第三届农村文化艺术节等5大文艺活动,送戏下乡1000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7万场,完成10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工作。

在做好以上10项重点民生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推进平安建设。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公开接访、约访、下访制度,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完善各项应急救援机制,提高抗灾救灾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着力推进29个安全社区创建;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快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完成149家化工企业安全自动化改造;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严防事故发生。认真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格市场准入,强化责任追究,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着重强化村居治安巡防工作,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社会长治久安。进一步做好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体育、档案、史志、人防、地震、气象、对台等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始终把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准则、第一追求,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加快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负责任、有作为、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营造学习氛围,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公务员队伍综合素质。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努力创造更为有利的区域发展环境。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思考,善于运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思路、积极的办法、科学的机制,解决好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不断提高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水平和能力。

(二)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按照干事干事再干事、落实落实再落实的政府工作定位,认真执行好市委确定的七大工作机制,继续推行“一线工作法”,强化工作的交办、催办、督办、查办,让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项目、每一件实事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目标时限要求和奖惩考核手段,切实做到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努力营造重实绩、干实事、求实效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部门主要负责人电话公开“三项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在所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推行集中缴费,坚决制止乱检查、乱收费。强化审批管理,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对行政效能情况实行实时电子监察,促进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充分发挥纠风办、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等机构的监督职能,及时受理企业和群众投诉,严查各类破坏发展环境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倾力打造让企业安心、舒心、顺心的发展环境。

(四)强化法制意识,推进依法行政。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搞好干部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重点事项的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监督、评议考核、行政赔偿和过错追究制度,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完善和加强政府内部监督,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五)强化廉洁意识,坚持从严治政。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权力来自于人民。我们将牢记宗旨、忠于使命,廉洁勤政、为民造福,做到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禁公车私用。自觉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强化预算约束和财政管理,带头压缩行政经费支出,规范和减少各类会议、接待等活动,降低行政成本。筹建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推进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产权交易的阳光操作。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商业贿赂、重大责任事故、工程建设领域等方面的案件,依法严惩腐败分子。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做反腐倡廉的表率,以实际行动带班子促队伍,推动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加快发展、实现赶超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任务光荣艰巨。让我们在中共菏泽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同心同德,以十足的干劲扎实苦干,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在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进程中做出新的更大成绩!

2010年宁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